也在這一年,胡蝶主演的《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並被送往意大利參加萬國電影賽會的比賽,也獲得了獎勵。同年,英商中國肥皂公司,發起“力士香皂電影明星選舉”,胡蝶又是名列第一。翌年,中國福新煙草公司又發起“1934年中國電影皇後競選”的活動,胡蝶再次當選。由此可見胡蝶當年在中國電影的女明星中的地位,後來人們就稱她為“老牌影後”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蝶全家避難香港,香港淪陷又轉至重慶,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上海,翌年又返香港,拍了多部影片。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1989年4月23日病逝於溫哥華,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胡蝶要飛走了!”
胡蝶是一隻美麗的蝴蝶,更是人們喜愛的空穀幽蘭和芳香四射的夜來香。人們沒有忘記她,她的一生經曆已經拍成電視連續劇《影後胡蝶》,199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她獲得了“世紀影星獎”。
南國乳燕陳燕燕和《燕燕歌》
2000年的盛夏時節,台灣好友何宜芬女士回大陸探親,受陳燕燕的女兒王女士的委托,給我捎來了她的母親陳燕燕和父親王豪的照片,以及有關她父母的一些史料。這樣的禮物使我如獲至寶,這份心意使我的心情許多天都無法平靜。
王女士為什麼跨越海峽把這樣珍貴的史料送到我的手中?何宜芬小妹告訴我,這是因為她看到了我選編的《解語花》的第一集和第二集,都收入了陳燕燕演唱的歌。她說,她從來都不知道她的母親還會唱歌,而且還不隻一首,並且錄製了唱片。驚喜中她願意為我提供史料,希望我把出版老歌這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做得更好。
海峽兩岸,心心相通,20世紀上半葉那段曆史是不該被遺忘的。
陳燕燕會唱歌,而且認真地向音樂家任光學習過聲樂和鋼琴,那是30年代初期的事情。陳燕燕最早演唱的電影歌曲,是她1933年在主演“聯華”影片《母性之光》時演唱的同名主題歌《母性之光》和插曲《春之戀歌》。1934年,陳燕燕在影片《大路》中扮演丁香時,演唱了片中插曲《燕燕歌》。這首歌由安娥作詞、任光譜曲,詞曲作者用陳燕燕的名字為這首歌命名,說明這首歌是他們專為陳燕燕創作的,也說明他們對陳燕燕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
1934年,聯華影業公司拍攝了由阮玲玉主演的影片《新女性》,這部影片十分轟動,成為阮玲玉的代表作。由編劇孫師毅作詞、聶耳譜曲的《新女性歌》,由《回聲歌》、《天天歌》、《一天十二點鍾》、《四不歌》、《奴隸的起來》和《新的女性》六首短歌組成,是中國電影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灌錄的唱片由陳燕燕和青聲歌詠隊演唱,這首歌沒有安排阮玲玉灌錄唱片,陳燕燕沒有參加這部影片的演出,由她來灌錄這首歌的唱片,說明編導和詞曲作者對她演唱水平的相信和肯定。
灌錄《新女性歌》唱片之前,陳燕燕還錄過安娥詞、任光曲的《小鳥兒思親》、《落葉》,馬亭亭詞、楊光羲曲的《踩高蹺》,以及《謝謝你》、《淮南民謠》、《菊花黃》、《七重天》等歌曲的唱片。錄過《新女性歌》之後,她又灌錄了黎錦暉詞曲的《女不平》,以及《蕩小船》、《黃鶯兒》、《畫眉鳥》等歌曲的唱片,當時的陳燕燕在歌壇上是很活躍的。
陳燕燕1916年生於浙江寧波,祖先是滿清正黃旗的皇族世家,幼時隨父母移居北平。1930年14歲的陳燕燕就讀於北平聖心女中時,上海聯華影業公司來北平拍攝創業作《故都春夢》,她每天放學後都夾著書包跑去看人家拍戲。她那嬌小玲瓏的模樣和溫柔端莊的氣質引起了導演孫瑜的注意,決定帶她赴上海,培養她當電影演員。當時《故都春夢》的女主角、著名影星阮玲玉預言:“這個小姑娘將來會搶走我的半壁江山。”
正如阮玲玉所預言的,加入聯華後的陳燕燕,從《故都春夢》開始,直到1937年拍完聯華的最後一部影片《藝海風光》為止,一共拍了24部影片,紅透了半邊天。1931年她在影片《戀愛與義務》和《一剪梅》中扮演兒童角色,1932年主演蔡楚生編導的《南國之春》一舉成名,獲得了“美麗的小鳥”、“南國乳燕”的美譽。由於她善於扮演悲劇角色,被人稱為“悲劇明星”。聯華的“四大名旦”、上海灘的“八大影星”中都有她的芳名,在影壇上紅極一時。她一麵拍片一麵努力學習,除了向任光學習聲樂、鋼琴,還學習繪畫和騎馬,被譽為是懂得自愛、敬業的女明星。
1938年,陳燕燕進入張善琨的新華影業公司,拍了《乞丐千金》、《雷雨》和《四潘金蓮》。1939年主演了《琵琶記》、《生死恨》,在《生死恨》中演唱了一首《圓舞曲》。這一年她還為張善琨的華新影片公司主演了《白蛇傳》、《隋宮春色》。1940年主演了“華成”影片《花魁女》、《杜十娘》、《女鬼》,在《杜十娘》一片中演唱了插曲《娼門淚》。1941年在影片《家》中扮演鳴鳳。1942年為大成影片公司主演了《洞房花燭夜》。“中聯”和“華影”時期,在她主演的影片《情潮》和《蝴蝶夫人》中,演唱過《情潮》插曲《媽離不了你》和《蝴蝶夫人》插曲《海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