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經常到電台唱歌,也常到舞廳客串演出的吳鶯音,經朋友介紹和百代公司簽約,成為百代的特邀歌唱演員。她為百代錄製的第一首歌是徐朗詞曲的《我想忘了你》。這張唱片一鳴驚人,十分暢銷,風靡一時,銷量曾超過周璿和姚莉的唱片。和《我想忘了你》灌錄在一張唱片上,同時走紅的是棟蓀詞侯湘曲的《儂本癡情》,這兩首歌如泣如訴,纏綿哀怨,被吳鶯音唱得十分動人,有人評論說:“吳鶯音一出道就開對了戲路,唱對了歌,所以才紅得那麼快。”
台灣出版的流行歌曲集介紹說,吳鶯音的成名曲是《斷腸紅》,新加坡的出版物說《斷腸紅》是吳鶯音的“招牌歌”,可以看出,台灣和東南亞的歌迷,非常喜歡吳鶯音的《斷腸紅》。80年代吳鶯音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音樂會,歌迷們最喜歡的是她的《斷腸紅》和《明月千裏寄相思》,她的歌把懷舊的歌迷們帶進了時光倒流的隧道,和她一起重溫了四十多年前《斷腸紅》的舊夢。
《斷腸紅》的詞作者張準,是吳鶯音最忠實的歌迷和崇拜者,他為吳鶯音寫了三首歌詞—《斷腸紅》、《聽我細訴》和《春風帶來煩惱》,都以“張生”為筆名,表示“張生”對“鶯鶯”的仰慕之情。吳鶯音也把張準視為好朋友,1993年從美國回上海探親還看望了張準。
《斷腸紅》的曲作者是著名作曲家嚴折西。鑒於吳鶯音的歌喉像夜鶯一般美麗,嚴折西還親自作詞,為吳鶯音譜寫了一首《夜鶯曲》。這首《夜鶯曲》真的被吳鶯音唱得像夜鶯在林間婉轉啼鳴一般動人。
1947年國泰影業公司攝製影片《粉紅色的炸彈》,吳鶯音為片中插曲《紅燈綠酒夜》錄了唱片,1948年大同電影企業公司攝製歌唱片《柳浪聞鶯》,吳鶯音又唱紅了片中插曲《聽我細訴》。吳鶯音雖出道較晚,但她的歌幾乎每一首都流行,她的許多歌在港台和東南亞一些地區和國家出版的老歌歌集上反複出現,錄音帶也多次出版。她那首令人百聽不厭的《明月千裏寄相思》,是80年代流行歌曲從港台傳回大陸時,首先紅起來的歌,香港歌星徐小鳳就因翻唱吳鶯音的這首《明月千裏寄相思》而一舉成名。
1957年,吳鶯音應百代公司之邀,到香港錄製了《我有一段情》、《送郎一朵牽牛花》等歌曲。《我有一段情》由陳蝶衣作詞,姚敏譜曲,錄音時用華樂伴奏,姚敏親自出馬,為吳鶯音拉二胡。當年那些著名作曲家和歌星之間的關係十分融洽。
1983年,吳鶯音又應百代之邀,南下廣州錄製了《你們好,我是吳鶯音》一片,為中國的流行音樂史留下了珍貴的史料。1984年吳鶯音赴美國洛杉磯定居,仍經常參加演出。1991年3月,她在新加坡的加龍劇院與靜婷一起舉行了兩個晚上的演唱會,使許多老歌的發燒友大飽耳福。1998年七十多歲的吳鶯音又到香港與著名歌星靜婷、崔萍和劉韻一起舉行了演唱會,受到熱烈歡迎。
20世紀的90年代後期,吳鶯音也錄過一些唱片,但沒能走紅歌壇。主要原因是過去的歌寫得實在好聽,現在的詞曲作者寫不出那種意境和韻味,紅不起來,或者紅不了多久就被曆史淘汰了。
從繡花女到名歌星的張露
張露1932年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爸爸、媽媽為她取了一個當時許多女孩子都使用的名字—秀英。小秀英長到14歲的時候,父親逝世了,媽媽帶著她來到上海謀生。
古城蘇州的“蘇繡”世界聞名,蘇州的婦女,很多人都是繡花的能手。秀英的媽媽憑她刺繡的本領,專門承攬戲曲演員穿的龍袍的手工,14歲的秀英也和媽媽一起拿起繡針,她已是一名繡花女了。
秀英自幼喜歡唱歌,特別喜歡唱周璿的歌,常常一麵繡花一麵曲不離口。她的歌聲甜美圓潤,一位在電台工作的鄰居,就邀請她到電台去唱歌了。她的歌聲受到了聽眾的歡迎,她就同時到幾家電台去唱,偶爾也到舞廳去表演,她逐漸有了名氣。
1947年,百代公司發現了這個小歌星,為她灌錄了第一張唱片,收入的兩首歌是《小巷春》和《關不住》,以“麗歌”的商標推向了市場,15歲的張露成了唱片歌星,百代公司和她正式簽約,她已是百代的簽約歌手了。
上海時期,張露共為“百代”灌錄了10張唱片,20首歌。她還為“大中華”唱片公司灌錄過棟蓀詞嚴華曲的《聲之交響》和楊天雪詞張戈壁曲的《送郎君》。1948年張露應邀在“大同”影片《柳浪聞鶯》中客串演唱了一首《淑女窈窕》,同年為“萬方”影片《風月恩仇》幕後代唱了一首《陌上花》。
此期間,張露還組織了一個“甜姐兒社”,和她的妹妹曉露、露露三個人,活躍在上海的流行歌壇。張露的演唱風格活潑開放,不拘一格,自創一派,打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