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湖南人,生於1914年,1930年在北平考入“明月歌舞團”。她原是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學生,歌與舞都受過基本功訓練,人又生得嬌小玲瓏,很有藝術氣質和天賦。她歌聲甜美,又會表演,進入“明月”不久就成為骨幹,有了名氣,是“明月”的主要演員之一。除了在黎錦暉的歌舞表演曲中扮演角色,胡笳還登台演唱時代曲,《北洋畫報》曾刊出她在台上引吭高歌的劇照。1931初隨“明月”赴上海後,為百代灌錄的第一張唱片是黎錦暉的名曲《小小茉莉》。這首歌不僅當時十分走紅,白虹、周璿都曾在電台播唱,50年代以後,港台歌星、影星李麗華等人也曾翻錄。
1932年—1933年,胡笳和黎莉莉一起為勝利唱片公司灌錄過黎錦暉的名曲《鮮花新婚》和《月夜簫聲》。1933年“明月”停辦,胡笳離開“明月”,進入明星影片公司,她灌錄的電影插曲和時代曲還有《龍翔鳳舞》、《影城豔史》、《晚安》和《應否》。最著名的是1935年她在影片《船家女》中扮演歌妓時演唱的片中插曲《神女》,她的聲音如泣如訴,感人至深。在當時的歌壇、影壇胡笳都很活躍,《北洋畫報》不斷刊出她的照片。但她沒有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不久就和上海東華足球隊的名將—左前鋒陳洪光結婚,退出了歌壇和影壇,做起了家庭主婦。但她和明月社的姐妹仍然保持著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和王人美關係密切。1938年王人美和金焰逃離上海時,是胡笳的丈夫,當時在上海太平保險公司任職的陳洪光,對他們給予了幫助。他們用陳洪光和胡笳的名義買了直達香港的船票。出發的那一天,陳洪光和胡笳夫婦在碼頭上接受檢查,上了船。王人美、金焰和吳永剛、劉瓊、嚴斐等人雇了一艘摩托艇,把摩托艇開到大船旁邊,開船的汽笛響起時,王人美、金焰上了大船,陳洪光、胡笳下到摩托艇上,讓金焰和王人美安全地逃離了日本人的魔掌。
中國流行歌壇的第一位男歌星、歌聖——嚴華
嚴華是中國流行歌壇著名的作曲家、詞作家,也是一位紅極一時、光芒四射的歌星。
嚴華是“明月”出身的中國第一位演唱時代曲的男歌星,曆經滄桑,他的知名度,他的曆史地位,無人可以替代。
30年代初,黎錦暉的時代曲廣泛流行時,演唱者以女歌星為主,男聲歌唱演員,多是與女歌星對唱。嚴華第一次登台與王人美對唱《銀漢雙星》,就引起轟動,並灌錄了他走上歌壇的第一張唱片。從這時開始,他和王人美對唱灌錄的唱片有《叮叮當太太》、《你不要說不》、《瑪麗若是你願意》、《梅花接老爺》、《閨房之樂》、《雙搖舟》等多首,這些歌多數都十分流行。此期間他灌錄的唱片還有和黎莉莉對唱的《心上裂痕》,和薛玲仙對唱的《南海美人》、《說愛就愛》,和袁美雲對唱的《好時光》,和白虹對唱的《窮快活》等黎錦暉的時代曲。他自己獨唱灌錄唱片的黎錦暉歌曲有《中華之光》、《人道曲》、《新漁光曲》、《醉漢之歌》等,30年代初他已是著名的紅歌星了,他是黎錦暉的時代曲捧紅的中國流行歌壇的第一位男歌星。
1934年嚴華開始組織“新華歌劇社”的演員到電台播音,他也和周璿結伴對唱或自己獨唱,廣播裏總是可以聽到他的聲音。由於他和周璿在歌壇的知名度越來越高,1934年7月13日勝利唱片公司為他和周璿重錄了黎錦暉的名曲《桃花江》。
1935年8月創刊的《歌星畫報》,已把嚴華稱為“桃花太子”。獲得這一美譽,和他與周璿在電台對唱《桃花江》又灌錄了《桃花江》的唱片,都極受聽眾歡迎有著直接關係。
“歌舞團”時代結束,嚴華的藝術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他轉向以寫歌為主,主要以著名作曲家的身份活躍在流行歌壇,同時也灌唱片,是紅極一時的男歌星。
嚴華的歌聲韻味獨特,被稱為“嚴派”。他能自成一派,不隻是指他的音色與眾不同,還包括他對如何才能唱好與傳統的、外來的歌曲都不同的時代曲,所做的一種探索與追求。他是開創男聲演唱時代曲也用輕聲唱法的第一人,這是他對中國流行音樂的曆史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
中國流行歌壇的第一位歌後——白虹
1934年的流行歌壇,為中國的流行音樂史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由上海《大晚報》獨家發起和承辦的中國首屆“三大播音歌星競選”活動,產生了中國第一位時代曲歌後—白虹。這次活動,在當時影響巨大,今天看,意義深遠。
白虹當選歌後絕非偶然。在《大晚報》1934年6月14日發布競選結果的同一版,發表了一篇署名為丁悚的文章,標題是《介紹白虹女士》的文中說:
……白虹小妹妹,原名白麗珠,芳年剛十五……民國二十年,(1931年),黎錦暉特委其弟景光赴平,考選新人十餘名來滬,白女士亦其中之優材生也。練曲習琴,勤勉不懈,轉瞬逾三年,佳績如曆九年。蓋學鋼琴者限九年入門,始能奏繁複之曲,白女士三年有成,不論新曲新歌,對譜即能自彈自唱,且第一度即能使板準腔圓。雖環境有以致之,然非勤修苦練安能臻此?我為最嗜新歌者,幾無日不偷閑從無線電收音機中聽曲,偶彙記白女士所唱者,都三百餘首,無不精嫻。其它屬於兒童劇曲、歌舞表演曲等等,當在一千首以上,黎著歌曲已有二千七百餘闋,白女士既對譜能歌,則其能唱之曲竟可謂無窮數。人美下野,當以白虹為歌壇之主,此至公無偏之論,眾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