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時代曲明星——黎明暉

認定黎明暉“中國第一位時代曲明星”的根據

第一,1927年,黎錦暉由為孩子們創作歌舞表演曲和兒童歌舞劇,轉而開始嚐試為成年人寫歌。當時出版的《戲考大全》曾經發表過《毛毛雨》、《妹妹我愛你》、《賣花詞》、《花長好》、《桃李爭春》等多首後來被黎錦暉歸入“家庭愛情歌曲”的歌。這些歌都署名“黎明暉女士唱”,可以肯定黎錦暉的這些成人歌曲,都由黎明暉首唱。

第二,1928年1月,“百代”和“大中華”唱片公司為黎錦暉灌錄了這些歌曲的唱片,演唱者都是黎明暉。

第三,1928年5月黎錦暉率“中華歌舞團”赴南洋群島巡回演出,黎明暉又是第一個在國外唱紅黎錦暉成人歌曲的歌星。

1931年黎明暉從香港回到上海,又為“百代”重錄了《毛毛雨》、《人麵桃花》等中國最早的一批成人歌曲。還灌錄了《相見訴相思》、《別離情》、《梧桐雨》、《春深了》、《藍天俠》、《米老鼠》、《晚來香》、《你的愛人就是他》等多首時代曲。

1932年黎明暉重返影壇,很快和“明星”的胡蝶,“聯華”的阮玲玉,“天一”的陳玉梅並稱為“影壇四大金剛”。她主演的影片《女人》,1935年曾和《漁光曲》、《大路》、《空穀蘭》等8部影片一起被推薦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的展映。

1935年黎明暉在她主演的《新婚的前夜》中和袁叢美對唱了《湖上輕舟曲》;同年在影片《生之哀歌》中演唱了同名主題歌。1936年在為“明星”主演的《清明時節》中,和趙丹對唱了插曲《清明時節》。此期間她還和白虹一起為歌舞劇《桃花太子》灌錄了插曲《青年的時髦》。

作為中國的第一位時代曲明星,1938年以前黎明暉在歌壇上十分活躍。

黎明暉是中國流行歌曲創始人黎錦暉的長女,1909年11月20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壩鄉菱角村。她天資聰穎,美麗又活潑,全家人對她寵愛有加,把她當男孩子培養,穿男裝,稱她為“少爺”。無拘無束的生活空間,造就了她開朗、豪爽的性格。1916年4月,黎錦暉再次進京,仍受聘為眾議院秘書廳秘書,7歲的黎明暉和生母徐珊珂也來到北京。她曾就讀於北平孔德學校,1921年隨父去上海。

當年,11歲的黎明暉跟著父親黎錦暉率領的國語宣傳隊到各地宣傳國語,引起轟動,成為用唱歌的形式宣傳國語的小明星。

1921年12歲她就走上舞台,開始擔綱主演黎錦暉的《麻雀與小孩》、《月明之夜》等多部兒童歌舞劇和《可憐的秋香》等歌舞表演曲,是“五四”時期中國新興歌舞的第一位明星。

1922年13歲的黎明暉為中華書局灌錄了《葡萄仙子》、《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7張唱片,成為年紀最小的唱片歌星。

1924年,15歲的黎明暉走上銀幕,到1927年她先後參與8部影片的演出,其中有6部由她主演。她是中國第一位身兼歌舞明星、唱片歌星和電影明星多個頭銜的明星。

黎明暉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的曆史價值和曆史地位

黎明暉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的曆史價值和曆史地位,是和她首唱《毛毛雨》,第一個灌錄《毛毛雨》唱片聯係在一起的。

黎錦暉創作《毛毛雨》的初衷,是想用一種新型的愛情歌曲代替當時酒肆茶樓中淫穢的粉色小調,這種與傳統的和外來的歌曲音樂形式都不盡相同的“新型愛情歌曲”,一經問世就受到熱烈歡迎。時隔幾十年之後,我們看到了並不支持黎錦暉的專家學者,對當年情景的如下描述:“《毛毛雨》以呼風喚雨之勢,把流行歌曲這一題材引入近現代中國的樂壇,成為這一音樂社會現象獨立門戶的標誌,從此釀成波及整個中國大陸的疾風暴雨”;“《毛毛雨》喚醒了現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這一體裁,從此它開始在中國樂壇蔓延滋長,小雨霏霏竟造成一片澤國……”從“呼風喚雨”到“疾風暴雨”;從“小雨霏霏”到“一片澤國”,這就是《毛毛雨》問世後對當時中國的音樂乃至社會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和衝擊。一位有識之士曾著文說:“……正統的人士隻管去聲討黎錦暉,但正是《毛毛雨》使中國人一夜之間懂得了什麼叫做流行曲。上海和其它大都市的大人小孩,都隨著廣播和留聲機中的輕快曲調,在無雨的天氣裏也哼著‘毛毛雨下個不停,微微風吹個不停,微風細雨柳青青,哎喲喲,柳青青……’”這廣播和留聲機裏的輕快曲調,這一夜之間使中國人懂得了什麼叫做流行曲的聲音,也就是黎明暉的聲音。這是使中國樂壇進入流行音樂崛起的曆史新階段的聲音,這就是黎明暉作為中國第一位時代曲明星的曆史價值和曆史地位。

黎明暉的愛情和婚姻

黎明暉聰明美麗,作風新潮。在當時社會風氣還很閉塞、婦女的裝束都是旗袍長裙、發髻加“劉海兒”的環境裏,她短衣短裙短發,駕車、騎馬、遊泳……成為年輕人的偶像。一次有個影迷寫信給她,信封上不寫地址和姓名,隻畫了一個短發姑娘的頭像,投遞員照樣把信送到了黎明暉的手中,此事一時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