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絲柳綠,片片桃紅,含笑向東風。香也濃,色也濃。人品如花品,花容比妾容。雲想衣裳花想容,心心相印同。
這兩首歌詞,吳村是以傳統的手法寫出來的,雖沒有過多引用古詩詞的名句,卻可感覺到他受古典詩詞的影響很深,用通俗、淺顯、流暢的語言,表達的是中華民族傳統詩詞的意蘊。
下麵這首歌詞,吳村的手法轉向現代和時尚,卻又不失詩的意境和藝術品位。
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最嬌美,玫瑰玫瑰最豔麗,常夏開在枝頭上,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情意重,玫瑰玫瑰情意濃,常夏開在荊棘裏,玫瑰玫瑰我愛你。
心的誓約,心的情意,聖潔的光輝照大地。心的誓約,心的情意,聖潔的光輝照大地。
玫瑰玫瑰枝兒細,玫瑰玫瑰刺兒銳,今朝風雨來摧殘,傷了枝葉和嬌蕊。
玫瑰玫瑰心兒堅,玫瑰玫瑰刺兒尖,來日風雨來摧殘,毀不了並蒂枝連理。玫瑰玫瑰我愛你。
吳村是一個情感豐富,卻又恪守傳統觀念的人。他和著名影歌雙棲明星龔秋霞之間產生過很深的愛戀之情,由於雙方都已結婚,不能再越雷池一步,吳村就在他的歌詞中不斷地表達和傾訴這份情感。1938年他在《花一般的夢》中就哀歎“相見恨晚”、“泉一般的淚滴落我心田”。在星光影業公司同年拍攝的《歌兒救母記》的插曲《春風野草》中,吳村把這份感情表達的更明確:“春風悠悠,野草低頭,秋霞片片,年華水流。不敢忘記你,不敢訴因由……玫瑰多刺君多情,苦酒難嚐淚難收……”這兩首歌都由龔秋霞演唱,“秋霞”是理解他的感情的。
龔秋霞原名龔莎莎,1940年,吳村在《天涯歌女》插曲《秋天裏開了春天的花》的歌詞中,把這份感情表達得十分熱烈,簡直是“生死相許”了。
秋天裏開了春天的花,莎莎愛我,我更愛莎莎。莎莎死為我,我死為莎莎。我是她墳地的野草,她是我墓上的小花,她永遠伴著我,我永遠伴著她。
1941年,吳村在影片《孤島春秋》中,以“呂莎”為筆名,既寫詞又譜曲,寫了一首《莎莎再會吧》。長時間裏人們不知道“呂莎”是誰,是吳村寫的詞自己解開了這個謎。他把在《花一般的夢》和《春風野草》等歌詞中的句子“泉一般的淚,滴落我心田”、“玫瑰多刺君多情,苦酒難嚐淚難收”……都移到這首《莎莎再會吧》的歌詞裏了,還反複地說:“莎莎愛我我愛她”,這不正是吳村嗎!
這首《莎莎再會吧》,是吳村含著眼淚,對莎莎說“再會”的歌,他卻十分灑脫地把這首歌寫得歡快、跳躍,不讓“莎莎”憂傷。白虹演唱這首歌時,情感把握得很準確,就要流淚了,馬上轉到歡快的節奏,眼淚被咽了回去。這首歌是白虹40年代的名曲,電台反複播出的效果,是人們反複地聽到吳村在向莎莎說“再會”。
推出這首《莎莎再會吧》之後,影壇、歌壇都沒有了吳村的消息,原來他去了南洋,直到1948年才回到上海。這一年,他為大同影業公司編導了歌唱片《柳浪聞鶯》,邀白光和龔秋霞聯袂主演。吳村為這部影片寫的歌詞使我們看到他對1938年—1941年那段時間為龔秋霞寫的歌,依然銘記在心,不曾相忘。
“……碎了的心,無從補了,朽了的花,無從開了。春風忽又吹到,野草欣然呼號……再給我花一般的夢吧,再給我花一般的夢吧,向煩惱的心靈奠杯淚酒,奠杯淚酒,讓逝去的年華回頭一笑……”《心碎了》、《春風野草》、《花一般的夢》,都是當年龔秋霞演唱的吳村的歌。演唱這些吳村的“懷舊之作”時,不知龔秋霞的內心是否也會湧動情感的漣漪?
著名女作家關露的歌詞——《春天裏》
30年代上半葉,關露已是上海灘著名的作家、詩人。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籌拍《十字街頭》,關露為這部影片寫了一首歌詞,歌名叫做《春天裏》,這是關露第一次為電影插曲寫歌詞,也是她一生留下的唯一一首歌詞。這首詞經賀綠汀譜曲後,由影片中扮演男主人公的趙丹在片中親自演唱並灌錄了唱片,很快傳遍上海灘,又從上海灘飛向世界各地,七十多年來久唱不衰,成為華人世界代代相傳的經典。
春天裏來百花香,朗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和暖的太陽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朗裏格朗格朗裏格朗,穿過了大街走小巷,為了吃來為了穿,朝夕都要忙。朗裏格朗,朗裏格朗,沒有錢也得吃碗飯,也得住間房,哪怕老板娘,作那怪模樣。朗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裏格朗。貧窮不是從天降,生鐵久煉也成鋼,也成鋼,隻要努力向前進,那怕高山把路擋。朗裏格朗格朗裏格朗。遇見了一位好姑娘,親愛的好姑娘,天真的好姑娘,不用悲,不用傷,人生好比上戰場,身體健,氣力壯,努力來幹一場。身體健,氣力壯,大家努力來幹一場。
讀著這樣的歌詞,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人生的難關在這樣的年輕人麵前,有什麼不能闖過去的!安貧樂道,鼓勵自己也鼓勵別人,在輕鬆活潑的歌聲中,完成了對人物性格的塑造。
第二段歌詞,去掉襯詞,進一步表現了主人公朝氣蓬勃,昂揚向上和堅定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