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於是,她就拿瓢到酒缸裏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裏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裏,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裏麵。如今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丈夫聽了糊裏糊塗的,趕緊跑過來往缸裏瞧,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裏把他藏在酒缸裏麵,反而誣陷我!”
“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裏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麼人,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
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於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
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
最後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裏頓時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
一錘下去,隻見那些酒汩汩地流了出來。不一會兒,一缸酒流光了,缸裏也沒看見半個男人或女人的影子。
夫妻二人這才明白他們嫉妒的隻不過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慚,於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真正的節儉並非吝嗇
美國作家約瑟?比林斯說:“有幾種節儉是不合適的,比如忍著痛苦求節儉就是一個例子。”
我認識一個富人,他就成了一個節儉的奴隸。比如,他老是為了節省10美分而犧牲大好光陰,他常把半頁未曾寫過字的信紙撕下來,並裁下信的背麵,作為稿紙。他這種浪費寶貴的時間去節省細小東西的做法,確實是得不償失。他甚至在經營商業的時候,也有此種過度節省的吝嗇精神。他對雇員們說,包紮時不論如何都要節約一些繩索,並把這一條作為公司的規定。即使由於這一條規定而浪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繩索的價值,但那位富人仍然在所不惜。像這一類的節省,其實是極度愚蠢的做法。
僅有少數人懂得節儉的真正意義。真正的節儉並非吝嗇,而是經濟的、有效率的節省用度,並非一毛不拔,而是用度適當。
善於節儉的人與不善節儉的人,其實有很大的不同。那不善節儉的人常常為了節省一分錢的東西,卻費去價值一角錢的光陰。我從來沒有見過斤斤計較的人成就了大事業。吝嗇的節儉確實是最不合算的。而企圖做大事業的人,一定要有度,切不可斤斤計較於一分一厘。隻有靠理智的頭腦、合理的處事,才能成功。
所謂節儉,從寬泛的角度講,包含了深謀遠慮和權衡利弊的因素。最聰明的節省,有時卻常需要過分的消費,比如做大生意使用交際費並不是一種浪費,乃是一種大度的用法,是一種恰當的投資。
慷慨大度經常有助於人的雄心的實現,能夠使人們獲得多方麵的收獲,幫助我們在社會的階梯中上升,這遠比把金錢存入銀行更有價值。因此,欲成大業者,應該做到深謀遠慮,切勿因吝嗇而妨礙自己希望的實現,使很好的機會喪失。
節省的習慣,假如行之過度,反而得不到良好結果,非但不能成為進身之階,常常成為絆腳的石頭。商人吝嗇得不肯多花資金來經營,農夫吝嗇得不肯在地裏多播種,是同樣不正確的節省。俗話說:“種得少,收成也少。”
我認識一個年輕的商人,他總是在小的方麵過度吝嗇,結果竟然使他的生意失敗。他的一套衣服和一條領帶,非到破舊不堪才肯拋棄。他從沒想到過,要請一個有密切業務往來的客戶吃一頓飯,在旅行時即便與熟悉客戶偶然相遇,也從不替客戶付一次旅費。於是,他落得個吝嗇的名聲,結果大家都不願與他做交易。而他竟然還不知道,使他蒙受極大的損失的就是他那過度節省的習慣。
很多人為要節省些小錢,竟損壞了他們自己的健康。要想在職業上獲得成功,必須防止不正確的節省。不論怎樣貧窮,你可以在別的地方講節省但卻不可在食物上節省,由於食物是健康的基礎,也是成功的基礎。
過度的、不當的節省,常常會消耗人的體力和精力。許多人身體患著疾病,但為了節省金錢竟不去求醫,不但受著痛苦,並且由於身體的病弱,在自己的職業上也做不出出色的業績來。
凡是足以阻礙我們生命前進的,不論是疾病還是其他障礙物,我們應當不惜一切代價來設法診治和補救,這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應當將增進我們的體力和智力作為目標,因此,凡可增加體力和智力的事情,不管要耗費多少代價,都要去做。那些可以促進我們成功、有利於我們事業的,我們在金錢方麵一定不可吝嗇。
衝破世俗的束縛
事實證明,有時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古時候,有個國家常遭一種怪雨的侵擾,人們飲用了怪雨汙染的水就會瘋狂七天七夜。
後來,這個國家又出了一位新國王,他不但足智多謀,而且善觀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