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習慣決定一生成敗(3)(2 / 3)

首先是一批留學海外學子紛紛回國創業,給中國商場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搜狐”這個名字幾年前還無人知曉,現在卻是成千上萬人關注的目標。

搜狐總裁張朝陽博士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放棄了搞科學研究拿諾貝爾獎的初衷,毅然回國,在短短兩年之內,將“搜狐”辦成了廣為人知的著名網站。緊跟著張朝陽的是一批批學成歸來的博士、碩士,他們除了聰慧的大腦、令人羨慕的學曆外,可以說得上一無所有,沒有資金,沒有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但他們有著敏銳的眼光,有著火一般創業的熱情,有著勇往直前,不懼失敗的執著,也有著從頭開始、從小處做起的耐心與決心。他們從海外學來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運作機製,並使它在中國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麵臨中國特殊國情帶來的特殊問題時,他們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做事方式,給眾多商界人士帶來了全新的啟迪。

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性。沒有個性的創業者,就很難創造出有前景的事業。因而創業者首先要審視自己,看看自己的特性,優勢究竟在哪裏。

個性其實並不神秘,個性是指人的個體的性質。人的個性對於創業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個性包括了人的智力、性格、情緒、意誌等一些重要特征。人的個性是智商、情商、毅力的綜合體。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個性鮮明,有的人缺乏個性;有的人有膽識有魄力,有的人縮手縮腳,沒有膽量,這實際上是人的個性的不同表現。縱觀創業史上創造奇跡偉業之人,無一不具有鮮明個性。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獨立性、競爭性、求異性和堅韌性等四個方麵。下麵我們就獨立性和競爭性做一簡要的介紹:

從本質上而言,人一生下來就都具有獨立性和依賴性的雙重個性。重要的是創業者能否認識到這一點,即便自己有一定的依附性,但自己也有著強大的獨立性。創業成功的人是那些善於擺脫依賴性,努力實現自己獨立性的人。

20世紀80年代初出生成長的一批年輕人,相對而言,他們的獨立性比上一代要強。但是,大部分的人對獨立性還存在錯誤的思想。他們認為獨立性就是標新立異,於是將大量時間與精力放在自己的外表上,理一個不同平常的發型,或者將頭發染成一個鮮豔奪目的色彩或者穿一身與眾不同的衣服……這實際上是被媒體誤導,恰恰是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盲目地追風追星。真正有決心創業的人,要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獨立性,承認專家權威的存在,但不盲目聽從信從他們的建議,獨立思考。每個人的言行源自特定的環境、場合,對自己未必就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創業者要思考一下其中的真偽或者是否真正適合自己。凡是不適合自己的言語,不論是誰說的,也不管其理論上是否行得通,在創業者這裏就是沒有用的,創業者要有自己的頭腦。

做人要有主見

縱觀人世間,每當一種新事物,一個真理,一樁事業,尚未被眾人理解接受時,誰要堅持,那麼被眾人譏笑嘲弄的事就會隨之而來。這時就要拿出主見,無論社會施加如何的壓力,都要保持自己的主見,毅然地堅持到底。隻有這樣,真理才會被接受,偏見才會被壓倒,事業才會成功。

傑出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發現大西洋兩岸的地形非常相似,如果把它們並在一起,幾乎不留什麼空隙,於是在1912年,提出了大膽的假說:“地球上最初隻有一塊原始大陸,現在的各塊大陸是原始大陸碎裂漂移的結果。”他的“大陸漂移說”是如此新奇,致使當時很多地質學家都認為它是荒唐可笑的。後來由於物理探測技術的發展,才使“大陸漂移說”在現代地質學中,確立了應有的地位。

世人皆知的蘇格蘭科學家貝爾曾想,既然文字可以用導線傳送,為什麼聲音就不能傳送呢?他興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幾位電學界人士,誰知卻遭到了冷遇。有的一笑置之:“小夥子存此幻想,實在是因缺乏電學知識。你隻要多讀兩本《電學入門》,導線傳遞音波的狂想,會自行消滅。”有的還挖苦嘲諷他:“電線怎能傳遞聲音?天大的笑話!……正常人的膽囊是附在肝髒上的,而你的身體卻長在膽囊裏,少見,實在少見!”但貝爾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經過3年多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使神話中的“順風耳”首次變成了現實。

在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前3年,青年化學家紐蘭茲,也曾在英國化學學會上指出:元素按原子量依序排列,會出現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質,結果引起會場上的哄堂大笑。

伽羅華在數學領域中創立了群論思想,也被某些權威笑罵為“數學瘋子”。

富爾頓發明的“克萊蒙特號”新輪船在東河船塢試航時,也有些人諷刺譏笑,把新輪船叫做“富爾頓的蠢物!”

斯蒂芬遜發明的第一台蒸汽機車在試車時,有人責問他:“怎麼火車還不及馬車快呀!”

萊特兄弟嚐試進行飛機飛行試驗時,曾有人嘲笑說:“這種爛雞籠也想飛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