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決定成敗
有的人一生順利,有的人命運多舛;有的人事業輝煌,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屢敗屢戰,最終成功;有的人竭力奮爭,結果一事無成。人生的後麵似乎有一隻神奇的手在指揮著每一個人。其實這隻無形的手不是別的,正是人的習慣。
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有幸請來世界巨富沃淪?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演講。當學生們問到“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問題時,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比爾?蓋茨對此也深表同感,他說:“我認為沃淪關於習慣的話完全正確。”
兩位殊途同歸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訣竅:習慣決定成功。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盧致新也說:“習慣兩個字一直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於懶惰,他就會無所事事地到處溜達;一個人習慣於勤奮,他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成功的人們似乎永遠在成功,失敗的人們似乎永遠在失敗。
曆史上,眾多成功者的成功都離不開他們自身所具備的好習慣。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富蘭克林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要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看看自己哪些方麵存在著不足。他曾為自己總結出13個很嚴重的錯誤:如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等。在富蘭克林看來,除非他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此後,他便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進行“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搏鬥”結果做成記錄。到了下個禮拜,他會另外再挑出一項缺點,去做另一場“搏鬥”。正是這一檢視自我並努力改正缺點的習慣,使富蘭克林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命運,都希望在生活和事業中取得成功。你無需靠學曆,無需靠親朋,隻需具備和養成了成功的好習慣,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走上成功的坦途。
40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108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他能在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成全了他。在確定人選時,20個候選人實力相當,躍躍欲試。在演習之前,主設計師發現,在他們之中,隻有加加林一個人是脫了鞋進入機艙的,其實脫鞋進入機艙隻是他心細的個人習慣,他怕弄髒機艙。主設計師看到有人對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飛船這麼倍加愛護,當時非常感動,於是,他當即決定讓加加林執行試飛。
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後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突破等等,都是行為不斷重複成為習慣性動作的結果。有些人過於在意那些優秀的強者表現出來的天賦、智商、魅力和工作熱情,而實際上,我們把那些表現歸納分析,就會發現實際上存在一個簡單的要點,那就是習慣。在我們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並存,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向成功,最重要在於丟掉壞習慣,培養和憑借好習慣的力量去搏擊風浪。
別讓壞習慣害了你
很多成功的人並不一定比別人更聰明、更有天分,但他們一定比別人更勤奮,更有恒心和毅力。正是因為他們有了這些良好的習慣,他們才能不斷地獲得更多的知識,變得更有毅力,更執著於夢想和目標;失敗的人並不一定比別人愚蠢,但是他們往往優柔寡斷、不思進取,缺少信心和毅力,正是因為壞習慣,阻礙了他們邁向成功和幸福的進步。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凡事都有其兩麵性。習慣也是一樣,有正麵就有負麵。正麵的是好習慣,有助於我們的成功;而負麵的壞習慣,則會導致我們的失敗。好習慣是步入成功的基石,而壞習慣是阻礙成功的惡魔。
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曆、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待遇在同行業很有競爭力,所以有許多高素質的人才都來應聘。
有幾個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關:老總麵試。這幾個年輕人想,這很簡單,隻不過走走過場罷了,準十拿九穩了。一見麵,老總卻說:“很抱歉,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鍾,你們能不能等我?”幾個年輕人說:“沒問題。”等到老總走了。幾個年輕人一個個躊躇滿誌,得意非凡,閑不住,便圍著老總的大寫字台看,隻見上麵文件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那一摞,看完了還交換。
10分鍾後,老總回來了,說:“麵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總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麵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這幾個年輕人一聽,頓時都後悔莫及,他們困惑地說:“我們長這麼大,就從來沒有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因為這樣的壞習慣而毀掉自己前途的事情還有很多。習慣作為我們的終身伴侶,是最好的幫手,也可能成為我們最大的負擔;它會推著我們前進,也可以拖累我們直至失敗;它是所有偉人們的奴仆,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