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歎月在無底深淵中飄來飄去,如不係之舟飄在汪洋大海之中,不知所之,苦笑不已,慨歎造化弄人。
“不對,有什麼地方不對。”他腦中靈光一閃,似想起什麼,可到底是什麼,又說不上來,迷迷糊糊覺得參透這一點,他就能出去,但究竟是什麼?
他想不出所以然,廢然一聲長歎:“哎,這比虛幻世界還不如,虛幻世界起碼還可以站起來,這鬼地方,讓人不知道到底是站著還是倒立的.......”
“倒.....”他大叫一聲,聲音在無底深淵中轟轟響起,立馬被深淵給吸走,消失的無影無蹤,一點回音都沒有,“道.....倒......”他不停念著這個字,好像想到了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想不起來,反反複複念著“道....倒......”他翻來覆去就念著這個字“道!”念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足足有千萬遍。忽地靈光一現,他頓時驚喜若狂,豁然睜開雙眼,潛運道法,以道眼遍觀周遭世界。肉眼凡胎,看不透道中神妙,可道眼一睜,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如撥雲霧見青天。
周圍仍是漆黑一片,可他靈台漸漸清晰,仿佛聽到一個古老悠揚的聲音在耳邊緩緩響起:“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若上根上器大德之子,得遇此書,修仙之正路耳。
洞曉天地陰陽,深達五行造化。陰陽二字,理莫大焉。天地日月五行,由此而化,太極既判,清氣上升,在天成象。濁氣下降,在地成形,木火之精為太陽,金水之華為太陰。天地日月,感二氣而化成也。此二氣互運於天地之間,周流不已,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妙用,無為為丹基,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以自然造化為真種子,以勿忘勿助為火侯,洗心滌慮為沐浴,存神定息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先天之中為玄關,*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無混合為聖胎,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
以天心為主,以元神為用。以三寶為基,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也。始得天人感通,先天之氣,自然歸之。修仙之士,若常涵養如如不動之天心,靈妙不昧之元神,行住坐臥,攝於玄關一竅之中,自然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口不妄言,內真外應,先天之氣,自然感通,歸於吾身矣。觀一身皆空,寂然不動之中,忽然一點真陽,發現於恍惚之中,若有若無,杳冥之內,難測難窺,非內非外,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
神不離氣,氣不離神,呼吸往來,歸乎一源,不可著體,不可運用,委誌虛無,寂然常照,身心無為而神氣自然有所為,猶天地無為萬物自然化育。一神可以化百神萬神,形神俱妙,出有入無,煉神與太虛同體,返乎無極之真道,合乎元始之妙境。觀天地在玄妙中,如太倉一粒黍,太虛一片雲耳。有何五行拘係也,有何陰陽變化也,於斯天地,由吾提挈,陰陽由吾把握,永無終始,浩劫度存,與道合真,神哉神哉。”
金歎月眼前漆黑一團,虛空無物,但那神秘聲音源源不斷、一字不漏傳入耳中。須知人稟得靈氣,精明通悟,學無滯塞,則謂之神,宅神於內,遺照於外,自然異於俗人,金歎月生就異稟,天賦奇才,與道有緣,他自小修道,至今已有十一年,根基深厚,大有慧根,對太極陰陽魚圖已有相當造詣,進入山河社稷圖後,又進一步領悟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大道,參透虛無大道。須知天下道法,俱不出太極圖之境界,女媧娘娘雖為創世大神,有無上神通,但是她畢竟是鴻蒙魔獸成靈,她的無量神通,全得益於鴻蒙紫氣滋養,並非從太極圖而來,用後世的話來說,乃是旁門左道之術到達頂峰,對凡人來講,其威力畢竟及不上太極圖。女媧娘娘藏於無底深淵的這一段修真法門,被稱之為《無字天書五靈文》,是當年女媧娘娘贈給鳳凰麒麟,用來度化飛禽走獸的無上道法,雖是女媧之學,卻與女媧娘娘自小苦修的鴻蒙紫氣無關,乃是女媧領悟混沌青氣、陰陽五行而創造出來的,已漸漸包含了陰陽五行之術,雖未達太極陰陽最高境界,卻也是了不起的神奇道法了。若天地靈脈未被封天印截斷,金歎月不斷修煉《無字天書五靈文》,千年之後,必擁有上古大神一般的無上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