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說

“報告”是“向上級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答複上級機關的詢問”所用的文體。

也就是說下級機關向上級領導機關,業務主管機關、部門向機關領導,執行機關向權力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答複詢問所使用的陳述性上行公文。

“報告”是陳述性文體。寫作時要以事實材料為主要內容,以概括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報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種,撰寫“報告”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上級機關掌握本單位的情況,了解本單位的工作狀況及要求,使上級領導能及時給予支持,為上級機關處理問題,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決策提供依據。“下情上達”是製發“報告”的目的。所以報告的內容要求以擺事實為主,要客觀地向上級反映具體情況,不要過多地采用議論和說明,表達方式以概括敘述為主。 報告與請示都是上行公文,撰寫的時候都要講究語氣的懇切、委婉、謙和,不宜用指令性的語言。注意報告中不能夾帶請示。請示內容應另立文種單獨呈遞。

二、寫法

報告的結構一般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和成文時間組成,下麵分別介紹幾種報告寫法。

1.彙報性報告

彙報性報告主要是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執行機關向權力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的報告。這種報告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

(1)綜合報告。綜合報告涉及的內容較多,寫作難度比較大。寫好綜合報告一方麵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同年終總結或者某一階段的全麵總結結合起來;另一方麵寫作的時候要有一定的章法。毛澤東在講到如何寫作綜合報告時有這樣一個指示:綜合報告要概括說明“各項活動的動態”;點明“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和傾向”;提出“解決的方法”。綜合報告要說明的工作項目較多,隻能突出重點。

這種報告是本單位、本部門或本地區、本係統工作到一定的階段,就工作的全麵情況向上級寫的彙報性的報告。其內容大體包括工作的進展情況,成績或問題,經驗或教訓以及對今後工作的意見。這種報告的特點是全麵、概括、精煉。所謂“全麵”,是指報告的內容要體現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在某一段期間內的全麵工作情況;所謂“概括精煉”,是指表述內容的時候,少寫或不寫繁瑣的工作過程,要用結論性、要求性的語言,表達出某項工作的結果、希望或要求。

(2)專題報告。這種報告是本單位、本部門或本地區、本係統就某項工作或某個問題,向上級領導部門所寫的彙報性報告。從內容上說,這種報告主要有兩種:情況報告和工作報告。其內容與綜合性報告差不多,但也有自身的特點:

一是內容專一。也就是說,一份專題報告隻反映某一方麵的情況和問題。除了寫出事件的結果以外,常常把重點放在情況的闡述、事情的原委、性質的分析和自己的看法上。如果是反映成績的報告,則應把重點放在做法、成績、經驗和總結上。

二是針對性強。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日常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向上級彙報以後可以及時得到支持或指示;另一種是上級部門在安排部署某項工作任務時,就要求下級單位在一定期間把工作進展情況按期向領導彙報。領導要求什麼,彙報什麼,所以針對性較強。彙報性報告主要是便於領導掌握情況,為決策提供信息,除其中少數領導批轉下發外,一般隻予呈送,並不要求領導回答或批準什麼問題。

2.答複性報告

答複性報告是針對上級領導部門或業務管理部門所提出的問題或某些要求而寫出的報告。這種報告要求問什麼答什麼,不要涉及詢問以外的問題或情況。

3.呈報性報告

呈報性報告主要用於下級向上級報送文件、物件隨文呈報的一種報告。一般是一兩句話說明報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據或目的以及與文件、物件有關的事宜。

4.例行工作報告

例行工作報告是下級機關或企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級領導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所寫的報告。如財務部門定期向業務主管部門和財政、稅收、銀行等業務指導機關所呈送的財務報表,包括日報、周報、旬報、月報、季報等。

範例

關於首鋼1991年取得新成績的報告

北京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