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演講完畢,號令全軍沉沒渡船。打破做飯的釜、甑,燒掉軍營,每人隻帶三天的口糧,與秦軍決一死戰。
項羽則宜將剩勇追窮寇,乘勢追至漳水南岸,章邯再次敗退。
項羽一戰成名,聲望指數在各路起義軍中狂飆上揚,一時間花見花開,車見車載,鳥見鳥呆。
而章邯欲哭無淚。戰敗的消息傳回鹹陽,胡亥大怒,區區幾萬雜牌造反軍,怎麼就把堂堂40萬帝國軍團給擊潰了?
此時,當以全部主力進攻章邯軍。
這打法看似魯莽,實則粗中有細。
項羽有賭的勇氣,但實力遠不如對方,那靠什麼與對手拚?答案隻有一個:靠心態靠戰術。
對軍人來說,應激心理十分重要。《孫子兵法》講得透徹:將帥賦予軍隊任務,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使他們有進無退。
實力遠不如對手,還要速戰速決。項羽多少有點兒土匪般的瘋狂。
王離軍同樣猝不及防,他們的全部注意力在圍困巨鹿,哪知楚軍從天而降似的到了眼前。
哥不光會舉鼎,哥也讀過幾篇兵書。表麵上看,秦軍的布局無懈可擊,可仔細一看,聯係兩支秦軍的甬道,便是他們的心髒,也是他們最薄弱的地方。
項羽玩兒的就是登高抽梯。章邯瞬間傻眼,他沒想到項羽一上來就壓上全部籌碼,直接攻擊甬道。
巨鹿戰敗,章邯退至棘原防守。兵力雖還有二十餘萬,但士氣低落,無心再戰。
沒多久,司馬欣回來,告訴章邯,趙高在朝中擅權。我們作戰勝利,他必然羨慕嫉妒恨;作戰失敗,難免死在他手中,希望將軍慎重考慮。
秦始皇曾把這支帝國軍團帶到了輝煌的頂峰。然而,他超越時代的野心耗盡了帝國的國力。
可別小看演講,回顧曆史,希特勒曾靠演講當上元首;再看今朝,無數騙子都靠演講蒙錢。
作戰計劃擬定,項羽先試了一下水,他派遣大將英布與蒲將軍率兩萬人先渡黃河,破壞章邯軍修築的甬道,以阻礙他向王離軍提供補給。
楚懷王很快就收到了宋義被殺的消息。項羽給出的理由是,宋義與齊國勾結,企圖謀反。
要不然就撤吧。可項羽沒有退路,一旦敗退,他就得提頭去見楚懷王。想比之下,秦軍的壓力小得多,即便戰敗,也可以轉移。
巨鹿大戰,塵埃落定。章邯與項羽的處境,是冰火兩重天。
他這邊休整,項羽卻馬不停蹄殺向王離軍。
恰在此時,趙軍的將領陳餘也給章邯來了一封書信。
胡亥一猜疑,章邯很惶恐,忙派長史司馬欣去鹹陽打探消息。
在對方幾乎沒有破綻的情況下,生生找出破綻,這叫能耐。類似現代商戰中,從合同裏挑漏眼兒。
連薪水都發不出的公司老總,通常這樣煽動員工:困難隻是暫時的,眾人劃槳開大船,齊心合力勇闖巨浪,風雨之後見彩虹,你們以後就是公司的元老、核心、賺不完的錢。於是,群情激昂。
至此,秦軍團徹底覆滅。
他沒有殺掉章邯,而是把他留在身邊聽用。
宋義之死,楚懷王和楚軍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就是項羽奪權。可明白歸明白,卻拿項羽一點辦法也沒有。
英布、蒲將軍一舉擊敗看守甬道的秦軍。這雖是一場小勝利,對項羽來說,卻是個大契機,秦軍的問題暴露無遺,那就是甬道的章邯軍很虛弱。
甬道的秦軍潰敗,章邯想的不是反攻,而是休整。打算調養好了再和對方拚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