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自己打了及格分,感到自己與書中的英雄人物又走近了一點點,心中充滿了自豪,甚至幸福感。

原來所謂幸福,在很多情況下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而幸福感常常是需要提醒

的。

那麼,是誰在提醒我感受幸福,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呢?

當然是書本!

正是那些書,用知識、用充滿激情的文學語言引領我走進大自然,讓我能充分享受自然萬物給予我的精神上的饋贈。

輪到自己為孩子們寫作了,我也嚐試著用筆講述荒野的故事。

除了在牧場和林區接觸較多的野豬、紅豺、狐狸、黃鼠狼等野獸,我筆下的動物大半都跟人有著密切關係:牧犬、救生犬、奶牛、耕牛、鸕鶿、馴狼……甚至貓、兔之類的小動物。

也許是太弱小太不顯眼吧,很少有人為實實在在的貓或者兔子寫一本“傳記”。在童書中,兔子和貓多半穿衣戴帽說人話,扮演著人類強加給它們的角色。

我之所以有膽量做這一類嚐試,是因為自己斷斷續續喂過二十年家貓(不是寵物,是捕鼠的那種)和兔子,有一段時間,我還為好幾個養兔場擔任技術指導。我覺得自己對這兩種“冷麵”動物算是了解的,它們有太多太多真實的故事值得我們關注。

讀了《奇兔俠》和《貓鬥士》,我相信你也會同意我這個觀點:動物中沒有純粹的“弱小”,能夠在自然界的天災和弱肉強食的競爭中存活下來的,都是一定意義上的強者。

我筆下最強大的動物要算牛,虛構的恐龍除外。不對啊,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牛不是忠厚老實、忍辱負重的代名詞嗎?

未必!曾

與一頭七百千克的大公牛相處過兩年,我知道這種印象至少是片麵的。在一個四卷本的自傳體小說裏,我幾乎用了一小半篇幅來記敘它與我之間驚心動魄的衝突和相互信任後結下的友誼。不過,《鬥牛鐵青》的主角身上並無它的影子。處處留意,你就會發現每一隻動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鐵青雖然同樣強悍、同樣擁有驚人的力量,但它屬於不同類型——

它的故事來自另一個模特。

同樣,為了寫好“原生態”狀況下一隻真實的貓,我曾對《貓鬥士》的主角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跟蹤觀察;寫《犬王大黑》,我為書中命運不同、性格各異的幾條狗記錄過數萬字的原始素材……

噢,對了,按生活原型“寫生”,好像比憑空想象要困難得多;不過,我更樂意采用這種笨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