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趙美玲笑眯眯的看著他,秦道知道自己無法拒絕她的請求,雖然她沒有開口,但是秦道能從她的大眼睛看出一種無法抗拒的要求。
對於秦道來說設計一座這樣的小橋不費吹灰之力,關鍵是怎麼建造它。首先得解決的是資金問題,而且盧旺達不產鋼鐵和水泥,有了資金也要從坦桑利亞進口才行。
秦道:“我可以免費給你設計橋梁,你讓WHO出資,我可以在兩周內修好。”
趙美玲:“天啊,你居然想打世衛組織的主意,你見過世衛組織出錢過嗎?”
秦道:“這也是,他們隻有從我這裏拿錢的份,那個席德醫生沒讓我捐錢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要不你讓首領艾坦出點錢吧。”
趙美玲笑了笑:“你看這個窮困的山村能出資給你嗎?他們可以給你1萬斤香蕉,但是卻無法給你一根鋼筋一袋水泥。我看把你漂亮的奔馳車賣了就夠了。”趙美玲知道,這裏隻有自己的戀人才是有錢的主,除了他,沒有人能把這件事辦成。
秦道:“哈哈,可惜不是我自己的,要是我自己的早賣了給你修一座漂亮的診所了。我私自賣了回國後肯定把我抓起來關監獄裏了。為了你我到無所謂,隻是你以後怎麼辦。”
趙美玲假裝沒聽懂他的意思:“我回國還是當我的醫生啊。”
秦道:“上次拿一些鋼纜修那座索橋倒也沒什麼事,這次要拿走成噸的鋼鐵和水泥可不行。”
趙美玲很失望的樣子:“原來你說的什麼橋都能修建隻是大話啊。”她假裝有點生氣。
秦道:“你放心,我終有辦法的。”
秦道其實心裏早就打好主意了,一個優秀的建築師應該具備的就是因地製宜,這點東西方橋梁設計師是有差異的。西方講究的是壯觀和粗大牢固,而東方的橋梁講究的是靈巧。
雖然是雨季,但是今天卻是個好天氣,隻在中午的時候下了一場雨,下午都是晴天還有山區的涼爽。整個下午都不見了秦道和西多的蹤影,直到夜晚時分才回來。
夜晚,整個村裏很黑,隻有小診所裏亮著燈,在小診所裏趙美玲的桌子上,秦道在小台燈下畫著圖,到11點多的時候,秦道終於畫完了圖,展現給大家看,即使是最沒有橋梁知識的塞裏拉護士一看,也知道那是一座拱橋。
西多:“秦道先生,你準備修一座這樣的橋嗎?看上去很漂亮。”
趙美玲:“看上去很漂亮也需要資金啊,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看樣子趙美玲已經把這個問題全拋給秦道了。
秦道得意的說;“不要一份錢,隻需要大量人工和少量工具就可以了。反正村裏人也閑,把附近的村子裏的男人們都來幫忙修橋,應該很快就修好了。”
趙美玲:“那材料是你從你的工地運過來嗎?”
秦道說:“不需要鋼筋和水泥,你們看,這是一種石頭拱橋。不需要一根鋼筋和一包水泥。下午我和西多去查看了附近的岩石,附近有花崗岩和玄武岩,都可以利用。我知道附近有個村子裏有一輛拖拉機,用它可以完成運輸。”
雖然西多和塞裏拉還是不太明白,但是趙美玲一聽就知道了。這樣的石拱橋在中國太多了,的確不需要鋼筋和水泥。
趙美玲:“你到會想辦法,那石頭怎麼開采呢?”
秦道:“隻有發動大家一起開采石頭。明天我就會把所需要的石料的數量和尺寸給出來?”
“什麼時候開始研究起小拱橋了?還以為你一直隻希望修建宏偉的大橋,這樣的小橋可不能讓你名垂青史的。”
“自從去你的家鄉,我回去後就研究了一段時間小拱橋。特別是這種石拱橋。雖然沒有大橋的壯麗,但是也是精致妙趣,別有一種情趣。曾經我想到我可能在國內某個園林中或者在在某個古鎮景區修建一個仿古小橋。沒想到卻還是在非洲完成我的第一座石拱橋。”
第二天,秦道丈量了現在的大橋和小河的寬度等一些數據。然後交給趙美玲幾大張紙,裏麵都畫了石頭的形狀和尺寸。趙美玲叫過圖婭,給大家解釋了一下,全村人都明白了要做什麼。
秦道回去後,叫西多拉來了一大箱子的工具,全村子的人就在艾坦首領的帶領下叮叮當當地開采起了石頭。雖然工具很落伍,都是用手工開鑿,但是大家的效率很高。等秦道過了一周後再次來到薩幹達村的時候,石頭已經整齊的碼在鐵橋邊了。他覺得很驚訝,一掃他對黑人做事那種懶散的印象。
雖然是按傳統的方式修建鐵橋,但卻還是要利用最新的工具,趁著工地的間歇期,他和西多拉了一卡車的工具過來,水平儀、測距機、吊車、磨平機,甚至還有一台橋梁擾度測試儀。秦道自己也覺得有些誇張,這麼小的一座橋,即使隻有一把簡單的皮尺,他也能保證橋梁完全修建好。但是,他卻要盡善盡美的把這種橋修好,一來這是趙美玲的請求,他想所給予她的都是最完美的,二來是眼前這座鐵橋也是如此的優秀,他可不想自己修的橋不如現在這座老橋。
秦道站在橋頭,看著這座即將被拆毀的鐵橋。如果橋有生命,是否感覺自己像一個被遺棄的孤兒,被拋棄了幾十年,不過幸運的是,它的終結是在另外一個橋梁設計師手裏,也算終有歸宿。秦道最後給橋梁拍了一張照片,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鐵橋很快就被拆除了。馬上又在河上架起了鋼索和吊車,雖然秦道是修一座仿古式的石拱橋,但是他不會用傳統的搭木架的方法,而是把現代的鋼索吊車和各種工具用上,這樣效率高很多。再加上全村的人出動,小小的橋頭都塊站不下了。秦道隻好挑出一些年輕力壯的來幫忙修橋,其他人就在旁邊圍觀,小孩子們更是爬上樹騎在樹杈上看。大家並沒有把修橋當成個苦差事,到覺得是一個盛大的節日。
秦道不可能一直在這裏指導他們修橋,不過他把本身也不複雜的橋圖紙分解得很詳細,西多就可以安排他們怎麼堆砌石頭。
等再過了一周秦道來到薩幹達村,一座嶄新的石拱橋已經橫跨在湍急的小河之上了,隻是河道上的簡易吊車還沒有拆除,等著他來驗收了。秦道仔細檢查者橋梁,然後示意西多把附件都收了,這個橋梁已經完工了,雖然沒有雕花欄杆,雖然他的跨度很小,但是它被修的很用心,也很結實。秦道的奔馳越野車終於可以駛過來了。秦道看著這麼一座仿古的拱橋橫跨在山澗之上,旁邊綠樹成蔭,有一種身處國內某個山區的錯覺。秦道拿起鑿子,親自在橋頭刻下了拱橋完工的日期“1993年11月5日”
秦道邊刻邊說:“我得給它命一個名字。你說叫什麼好?”
趙美玲:“以前的橋叫什麼名字?”
秦道:“以前它沒有名字,修建者匆忙修好就離開了,也許是還沒來得及取名字,平時你們怎麼叫它?”
“我們大家都叫黑鐵橋。”
秦道笑著說:“看來也不能叫這個名字了。現在它從黑變成了白色,鐵橋變成了石橋。”
“那就叫白石橋吧。”
“我覺得還是叫美玲橋好。”
趙美玲紅著臉:“隨便你。”秦道便在橋頭刻下了“美玲”兩個漢字。不過當地人並不認識這兩個漢字,隻是叫它小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