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美國西海岸的喀斯喀特山、海岸山和內華達山三大山脈為俱樂部提供了良好的攀岩環境。每年5月至10月是攀岩的最佳季節。惠特尼山、傑斐遜山、幾沙斯塔山部分難度很大的岩壁都被他們征服了,但人們很少知道勇士們經曆了多少次失敗,人們更不會知道,僅在惠特尼山就已經有7位勇士先後殞命穀底。最近的一次人們仍記憶猶新。那是1992年7月19日上午,俱樂部唯一的一對夫婦羅夫曼和莫莉婭絲在夥伴的陪同下開始攀登惠特尼山北坡一段仰角80度左右的峭崖。當攀到接近崖頂時,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這一段的岩石開始變得光滑而潮濕,有的地方還有水從岩縫滲出。在羅夫曼側下方5米遠的莫莉婭絲不斷提醒丈夫向左側幹燥的地方攀,但羅夫曼好像沒聽見,仍舊直行。當他左手再次扒住一塊潮濕的岩石時,右腳一下子蹬空了,身子陡然往下一墜,右手打了滑,重量頓時全落在了左手的四個指尖上,但這塊岩石顯然是太滑了,還沒等他把右手再伸上去,左手便滑脫了。這一切,妻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接下來,夥伴們望見了俱樂部攀岩史上最壯烈的一幕:當羅夫曼的身體從莫莉婭絲的右側墜落時,妻子喊著丈夫的名字,張開雙臂撲向丈夫。夫妻緊緊擁抱著,雙雙墜向近700米深的崖底……
1992年,對於克裏斯托弗攀岩俱樂部來說,是極不尋常的一年,33歲的總教練歐文·克裏斯托弗不幸離開了他們——他走得實在太匆忙了。9月25日,克裏斯托弗與6名成員來到著名的亞利桑那州大峽穀,要實現他隻身征服大峽穀的宿願。早在俱樂部創立之初,他曾攀登過大峽穀,但沒有成功。但知道,這次如果還不成功,也許就再沒機會了。上午10點40分,克裏斯托弗已經攀登兩個多小時了,距崖頂還有約150米的樣子,他很想找個能歇息的地方。
當他抬頭張望時,發現右上方約6米遠處有一個小岩洞,看樣子能容下一個人,於是他加勁向岩洞攀過去,誰料到就在他攀到離洞口還剩1米遠時,從洞裏突然傳出幼鷹的啼叫聲——災禍降臨了。當克裏斯托弗意識到這點時,已經太晚了。一隻翼展近3米的蒼鷹拍打著翅膀從洞口衝出來,在空中停了一下,突然箭一樣朝克裏斯托弗俯衝下來,一雙利爪深深紮進克裏斯托弗肩胛骨兩側,翅膀拚命地扇動,想把他拖下來,克裏斯托弗雙手死死摳住岩縫,一動不動。蒼鷹用利喙一次次凶猛地撕扯克裏斯托弗脖頸和肩膀的肉,鮮血順著脖子、肩膀和脊背不住地流淌著,黃運動衫被染得紅紅的,遠遠望去,就像山崖上一團燃燒的火。20分鍾過去了——這裏克裏斯托弗短暫一生中最輝煌的20分鍾。同伴們低下了頭,不忍看那慘烈的最後一刻。燃燒的生命之火熄滅了。
克裏斯托弗成為俱樂部創立7年來的第16位英勇獻身者。
為自己所鍾愛的事業獻身的真實故事總讓世人唏噓不已。挑戰生命極限固然令人心生敬畏,而更令世人感慨不已的,則是此間生發的人性光輝。
對一則告示的辯論
最好的爭論就是它看起來僅僅是一種解釋。
——卡內基
特拉福德參議員對會議提議起草的南方公園入口處的一則告示提出異議。那則告示是:“除非牽著,否則,不得把狗帶進該公園。”他指出,這則告示並不能阻止遊人在進入公園後把愛犬放開的行為。
會議主席:“你認為什麼樣的措詞才恰當呢?參議員先生?”
特拉福德:“如不牽著,狗不得進入該公園。”
霍格:“主席閣下,我反對。這條規定應該針對狗的主人而不應該針對狗。”
特拉福德:“好主意。那麼改為這樣:‘散步時須牽著狗。’”
霍格:“主席閣下,我反對。嚴格地說,作為狗的主人,不管是在自家的後花園裏,還是在公園裏,我跟夫人一塊散步的時候,隻好牽著狗了。”
特拉福德:“主席閣下,我建議讓我們這位朋友自己去重新起草這則告示。”
霍格:“主席閣下,既然特拉福德參議員對我最初的提議感到難以改進,那麼我倒同意這樣改:‘如不牽著狗,任何人均不得進入該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