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放手也是一種美 (2)(2 / 3)

他告訴許拉特,在他被送進少年法庭後,被載到加州青少年法院監獄服刑,他變得對自己非常絕望,拿了一把刮胡刀試圖割腕自殺。

他說:“你知道,許拉特先生,當我躺在那兒,生命一滴一滴地流失時,我忽然想到有一天你叫我寫20次的那句無聊的格言:‘沒有所謂的失敗,除非你不再嚐試。’忽然它對我起了作用。隻要我活著,我就不算失敗,但如果我讓自己死掉,我絕對是個失敗的死人。所以我用僅餘的力氣求救,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他聽到這句格言時,它是鵝卵石。當他身處危機需要指引的那一刻,它變成了鑽石。所以盡量收集鵝卵石,你就可以期待一個充滿鑽石的未來。

當母親總在不停催促愛吃糖的孩子要記得刷牙的時候,孩子總是不情願地去擠牙膏;直到他看到玩伴滿口的“黑玉米”時,才會覺得媽媽的話是對的。

四個老化的輪胎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是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羅素

兩個月前,弗克斯把汽車送到車廠作例行檢查。

車子保養得還算不錯,沒有什麼大礙,隻是檢查員認為弗克斯車子的四個輪胎已經“超齡”了,勸他到輪胎店去撤換。

回家後,弗克斯仔細看了看那幾個輪胎,咦,都還蠻好的嘛,輪胎上的花紋,清清楚楚,一點也沒有耗損的跡象;用手使勁敲了敲,結結實實,彈性十足。

於是,弗克斯把那檢查員的話當作了耳邊風。

雨季來了。

一天,當弗克斯駕車在濕漉漉的路麵行駛時,突然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輪胎好似不大願意“聽從”輪盤的控製,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麵上轉彎時,更有一種輪盤與輪胎“各自為政”的感覺。

這一驚,非同小可。

弗克斯趕快把車子駕到汽車修理站。工作人員一檢查,便驚喊:

“先生,你這幾個輪胎,實在太老了,隨時隨地都會爆胎的呀!怎麼你不早一點送來換呢?”

弗克斯含糊地答道:“我一直覺得它們挺新的!”

工作人員一麵快手快腳地把四個老化的輪胎拆下來,一麵善心地對弗克斯解釋:

“現在,製造輪胎的技術很好,輪胎上的花紋,即使在路上滾動10年8年,也不會有磨損的痕跡。不過,你要記住:平均每條輪胎,隻要走上32000公裏,便得撤換了,所以,常走遠程的車,每隔一兩年,便得換一次輪胎;就是走短程的車,隔上兩三年,也得撤換一次輪胎。許多交通意外,都是路上爆胎、車子失去控製造成的!”

經一事,長一智。

弗克斯換了四個輪胎,也上了寶貴的一課。

不要被事情的表麵所迷惑,也不要僅憑個人的經驗行事,專業人士之所以專業,自有它的道理。

成功的一半是方向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費洛姆

在20世紀40年代,有一個年輕人,先後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術學校學習畫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靠賣自己的畫為生。

一日,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畫,被人誤認為是畢加索的畫而出高價買走。這件事情給他一個啟發。於是他開始大量地模仿畢加索的畫,並且一模仿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後,他一個人來到西班牙的一個小島,他渴望安頓下來,築一個巢。他又拿起畫筆,畫了一些風景和肖像畫,每幅都簽上了自己的真名。但是這些畫過於感傷,有些背時,主題也不明確,因此根本得不到認可。更不幸的是,當局終於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後的假畫製造者,考慮到他是一個流亡者,所以沒有判他永久的驅逐,而給了他兩個月的監禁。

這個人就是埃爾米爾·霍裏。

毋庸置疑,埃爾米爾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但是由於沒有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終於陷進泥淖之中,不能自拔。雖然他也曾一時暴富,但他終日惶惶不安,並終究難逃敗露的結局。最為可惜的是,他在長時間模仿他人的過程中,而漸漸迷失了自己,再也畫不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