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生命之舞 (4)(3 / 3)

“可憐可憐吧,我三天沒有吃東西了,給一美元也行。”

考慮到甩不掉這個小乞丐,婦女轉回身,怒喝一聲:“滾!這麼點小孩就會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腳,滿臉是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爾先生想。聽說專門有一種人靠乞討為生,甚至還有發大財的呢。還有一些大人專門指使一幫孩子乞討,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說不定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觀察呢,說不定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親,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額,回去就要挨處罰,不管怎麼說,孩子也怪可憐的。這個年齡本來該上學,在課堂裏學習。這個孩子跟自己的兒子年齡相仿,可是……這個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無論如何應該送他上學,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多爾先生正思忖著,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攤著小髒手:“先生,可憐可憐吧,我三天沒有吃東西了。給一美元也行。”不管這個乞丐是生活所迫,還是欺騙,多爾先生心中一陣難過,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幣,遞到他手裏。

“謝謝您,祝您好運!”小男孩金黃色的頭發都結了硬塊,全身上下隻有牙齒和眼球是白的,估計他自己都忘記上次洗澡的時間了。

樹上的鳴蟬在聒噪,空氣又悶又熱,像龐大的蒸籠。多爾先生不願意過早去候車室,就信步走進一家鮮花店。他有幾次在這裏買過禮物送給朋友。

“你要看點什麼?”賣花小姐訓練有素,禮貌又有分寸。

這時,從外麵又走進一人,多爾先生瞥見那人正是剛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認真地逐個端詳櫃台裏的鮮花。“你要看點什麼?”小姐這麼問,因為她從來沒有想小乞丐會買花。

“一束萬壽菊。”小乞丐竟然開口了。

“要我們送給什麼人嗎?”

“不用,你可以寫上‘獻給我最親愛的人’,下麵再寫上‘祝媽媽生日快樂!’”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邊寫,一邊說。

小乞丐從破衣服口袋裏嘩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幣,倒在櫃台上,每一枚硬幣都磨得亮晶晶的,那裏麵可能就有多爾先生剛才給他的。他數出二十美元,然後虔誠地接過下麵有紙牌的花,轉身離去。

這個小男孩還蠻有情趣的,這是多爾先生沒有想到的。

火車終於駛出站台,多爾先生望著窗外,外麵下雨了,路上沒有了行人,隻剩下各式車輛。突然,他在風雨中發現了那個小男孩。隻見他手捧鮮花,一步一步地緩緩地前行,他忘記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體更顯單薄。多爾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塊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著風雨怒放著。

火車撞擊鐵軌越來越快,多爾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強烈衝擊。他的眼前模糊了。

現實的殘酷逼迫為生存而奔波的人們變得鐵石心腸,心的麻木讓表情也變得僵硬而冷漠。感動不僅僅需要借助愛的力量,更需要心靈的解凍。

詭辯的藝術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

——法布爾

兩個十五歲的學生找到他們的希臘老師問道:“老師,究竟什麼叫詭辯呢?”老師稍稍考慮了一下,然後說:“有兩個人到我這裏來做客,一個人很幹淨,一個人很髒。我請這兩個人洗澡,你們想想,他們兩人中誰會洗呢?”

“那還用說,當然是那個髒人。”學生脫口而出。

“不對,是幹淨人。”老師反駁道,“因為他養成了洗澡的習慣,髒人卻認為沒什麼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誰先洗澡了呢?”

“幹淨人。”兩個學生改口道。

“不對,是髒人,因為他需要洗澡。”老師又反駁說,然後再次問道:“如此看來,兩位客人中誰洗澡了呢?”

“髒人!”學生喊著重複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錯了,當然是兩個都洗了。”老師說,“幹淨人有洗澡的習慣,而髒人需要洗澡。怎麼樣,到底誰洗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