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經濟學的新近一位通才(2)(3 / 3)

1958年,在經濟發展委員會發起的題為“今後20年美國麵對的最重要經濟問題是什麼”的討論中,薩繆爾森明確地指出,通貨膨脹的威脅是最棘手的問題。他寫道:“20世紀——美國的曆史很大部分已是物價上漲的曆史……通貨膨脹本身是一個問題。但是對通貨膨脹的合理的和歇斯底裏的恐懼——完全在通貨膨脹,並且害怕對通貨膨脹的害怕。避免通貨膨脹是一個必須絕對服從的命令,不妨認為我們必須追求的但又是可能常常必須妥協的一些相互矛盾的目標之一。……我們的最大經濟問題將是麵對現實地權衡通貨膨脹的壞作用與對抗它而采取的措施的壞作用,進而擬定能夠使二者達到‘黃金之道’的方法。挑戰是強大的,但預後是良好的。”

在這段看上去曲曲折折的話中,薩繆爾森卻表達了很明顯的意思,就是試圖說服人們為了製服通貨膨脹,不要害怕采取看似加重這個問題的手段。然而優柔寡斷的艾森豪威爾卻真的感到害怕,他怕過分不平衡的預算,害怕過大的財政支出,傾向於較保守的觀點。所以薩繆爾森一派的主張並未得到充分的推行。艾森豪威爾當政的8年間,沒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但是經濟增長緩慢,而且1953—1954年,1957—1958年,1960年三次發生了經濟危機,產生了“艾森豪威爾停滯”。這下,薩繆爾森一派的經濟學家們找到了攻擊的靶子,並且一改較溫和的主張,認為即使在經濟狀況處於上升階段,也應通過財政、傾向政策人為地刺激總需求。

當時還是參議員的年輕而又充滿幹勁的約翰·肯尼迪十分賞識薩繆爾森這位哈佛校友,並聘請他為自己的高參。1960年,成為總統的肯尼迪又任命他為總統調查顧問和美國國家計劃局經濟顧問。1961年薩繆爾森加入了特別工作小組並成為了向肯尼迪總統提交的《美國經濟狀況》報告的起草人和定稿者,建議增加國防支出和對外援助,並提議把公共工程、公路建設及城市更新計劃放在最優先地位,等等。

在政策製定者的圈子裏,新古典綜合派開始占了上風。然而當肯尼迪總統邀請他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時,他卻不願受職位的束縛而婉言謝絕了,甘當幕後,為顧問委員會中新古典綜合派的委員們如沃爾特·海勒、詹姆斯·托賓等出謀劃策,為此他曾開玩笑地自比“灰色陛下”。

在薩繆爾森支持下,托賓等提出了如減稅等許多大膽的刺激就業的財政、貨幣政策。在這樣強大的人為刺激下,美國的經濟開始擺脫招致極大不滿的“艾森豪威爾停滯”,到1965年時,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31%,物價上漲隻有2%,就業情況也大為改善,美國經濟出現一片繁榮景象,並且在肯尼迪及約翰遜總統任期內,沒有爆發經濟危機。於是在《經濟學》的第8版中,薩紹爾森寫上了一個醒目的標題《為經濟周期唱挽歌》,並且以肯定的語氣說,新經濟學就如同現代醫藥結束了小兒麻痹症和天花一樣,熨平了經濟波動。

堅韌剛毅,在被抨擊中完善自己的理論

薩繆爾森不但在經濟學的眾多領域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且創建了數十年間高居正統地位的“新古典綜合”體係,奠定了美國政府經濟政策的基礎,也因此而成為20世紀經濟學群星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在一派經濟迅速增長的勢頭中,新古典綜合派的名聲達到了頂點,薩繆爾森當然也身價倍增,因此他能獲得197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似乎根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