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誰說努力工作就能升職加薪(1 / 2)

誰說他媽說努力工作就能升職加薪?

說這麼不負責的話好想抽爛他的嘴巴,

7月11日星期五是向前的生日,還有一個小時就是7月12日。

經理明知今天是他的生日還強製要求加班。

出生小鎮,周圍全是文盲,高考報誌願時沒有人能提供未來就業方向。

電視是了解外麵世界的唯一途徑。

現代都市劇裏金融從業者西裝革履,出入高檔寫字樓、餐廳、咖啡館,手帶勞力士開豪車,出入高端酒局與富豪們侃侃而談。

隨隨便便拿下一個小目標,豬油蒙心跟風報了金融,待遇可想而知。

第一份工作在證券交易所端茶倒水月薪3000,為維係生活下班後還要找份兼職。

從業多年的老前輩混得最好的也就安排到調研崗位。

薪水勉強苟活於一線城市,談不起戀愛,買不起房、買不起買車,工作十餘年還要擠地鐵,公交上下班。

西裝革履看似很體麵,實則在為下班吃什麼最省錢而發愁。

沒有電視劇中對著電腦不斷買入賣出,沒有與其他機構爾虞我詐進行商戰,更接觸不到富豪。

人人想成為巴菲特,可人人成了一日三餐難以維持的失敗者。

普通人想通過選擇的專業跨入上層社會基本沒有可能。

資本不缺替他掙錢的人,缺的是給他們賣命的狗。

舒服、體麵、賺錢的行業富人憑什麼放寒門子弟進來分一杯羹?

直到一次無意間刷到某個網紅培訓機構老師說:“金融不是看你專業學得有多好,而是家裏有沒有關係、有沒有錢。”

這句話讓向前茅塞頓開,為繼續生存下去管不了符不符合就業方向放棄金融夢。

換個行業工作,就職於中江坤乾集團旗下廣告公司廣告策劃部負責內容創作,一幹就是3年。

期間做過一些經典的廣告案例,上層耳聾了眼瞎了一樣沒有看見,兩年沒有漲過工資。

這半年更是經常安排加班,沒有一毛錢加班費,超負荷工作。

畢業生人數連年攀升,就業壓力太大不得不忍聲吞氣繼續幹下去。

當前職場常見的現象;老板扔一根骨頭底下一群人爭著搶著去舔,還要感謝老板大義。

人口大國就業市場對個人並不友好,不缺人也就意味著工人可以不被善待。

作為打工人;公司虐我千百遍,我依舊祈禱它業績蒸蒸日上保住我的狗飯。

當前常見企業管理結構和各層作用;管理是狗,員工是羊,老板是農場主。

“能不能幹,能不能幹好,幹不好就滾蛋,嫌工資低就離職,有的是人,不缺你一個。”部門經理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用以訓斥下屬。

廣告策內容創作崗位跟電影編劇一樣很重要,決定輸出內容質量,但往往不被重視。

月薪1.5W在普通一線城市勉強活得體麵。

有個花錢大手大腳的女朋友,想存錢壓根就不敢想。

四歲喪父,母親隻留下一句話:“好好讀書,將來到大城市工作你就能見到媽媽。”

走出小鎮之前對大城市認知很模糊。

是和雲嶺小鎮一樣大,兩條街道從頭到尾隻需一時辰走完。

年幼時,雲嶺小鎮很大、很大,中午出去玩,晚上找不到回家的路。

想媽媽痛哭的時候,王翠花把小小的向前抱在懷裏望著天邊說:“大城市啊,就跟小鎮一樣大,隻要你努力變得優秀很快就能見到媽媽。”

長大後,對大城市了解越來越清晰,媽媽的樣子卻變得越來越模糊,她沒留下任何有關於她的東西。

偶有一天相遇在街頭,母子大抵是認不出對方,與茫茫路人一樣擦肩而過。

四歲以後的人生裏隻有王翠花一個親人。

是她經營一間破舊的小賣部養大向前。

資本把目光盯到人口兩萬的小鎮,各種商場齊全,靠供應鏈優勢擠壓普通商戶市場。

個體戶生存壓力很大。

奶奶的生活並不富裕,家裏時常吃不上新鮮、嫩綠的蔬菜。

飯桌上最常見白豆腐煮老菜根加其他不知名的食物亂燉。

試圖開墾土地來種植小蔬菜,每次開荒出來一小塊菜地就會有人出來認領,王翠花隻能罵罵咧咧作罷。

不懂事的向前經常跟著其他大人直呼其大名“王翠花。”

她不像其他奶奶一樣拎起棍子滿街追著打,笑嗬嗬接受孫子直呼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