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攻防戰一
在遷移馬尼拉城非西班牙人難民的時候,新漢的軍隊並沒有閑著,同時也遷移了馬尼拉南、北兩個碼頭上的華人,最後拆除了兩座木橋上的橋板,隻有最大的一座石結構的安得魯大橋沒有拆除,而是用柵欄和荊棘進行了封鎖,一旦西班牙人攻打大橋,就可以點燃橋上的木柴和柵欄,利用大火封鎖橋麵,這一切都是在西班牙人的眼皮底下進行的,西班牙人並沒有做任何的表示。
一方麵由於兩邊都是在對非戰鬥人員進行撤離;一方麵西班牙人並不認為在失去海軍保護的情況下,西班牙的軍隊還有可能通過巴石河作戰,雖然城堡上的火炮可以封鎖巴石河,但是如果對方的軍艦硬衝進河麵,就可以很快的切斷河上的橋梁,城堡上的火炮由於精度的問題並不見得能夠把敵人的軍艦打沉,那麼過河作戰的部隊就隻有投降和戰死兩條路可以選擇了,所以見到新漢軍隊拆除木橋上的橋板和用柵欄封鎖橋麵,並沒有什麼動作。除了艦隊封鎖馬尼拉灣以外,新培訓的炮兵們現在最忙的是在蘇比克炮台進行射擊訓練,當然現在還都是幹瞄準,實彈射擊還要等他們熟練一些以後才有機會。
這裏有必要介紹一下馬尼拉的周邊環境,這時候的馬尼拉還遠不是很大,在馬尼拉東南麵有一個巨大湖泊(我在衛星地圖上一看,馬尼拉真是美的冒泡!)正是橫穿馬尼拉的巴石河(帕西格河)的源頭,城市的南麵幾乎沒有什麼防衛的力量,巴石河就從這裏流過,河兩邊都是華人的生活區,以河南岸為主華人最為密集,靠近城堡的北岸華人比較少一些,主要是西班牙商人的倉庫和商行;城市的西麵就是馬尼拉灣。
可以說如果不失去海軍的保護,馬尼拉城隻有北麵可能會被敵人進攻,城堡建設的時候也主要考慮的是來自北麵土著的進攻,所以北麵的城牆異常的高大和厚實,不算塔樓城牆的高度就達到了18米(6層樓高),厚度更是達到10米寬,甚至可以在上麵跑馬,最讓人驚歎的是城牆的兩麵都是用巨大的石頭砌築而成,不是中國國內經常見到的用城磚對城牆兩邊進行砌築之後再用泥土進行充填的“磚包牆”,這樣的城牆的強度要比“磚包牆”的強度大的多,可以說是“石包牆”(當然國內用糯米和土砌築的城牆比“石包牆”的強度還大),即使是現代的火炮,要是口徑小一點(60毫米以下)一樣沒有什麼用!100毫米以下的榴彈炮也對他無可奈何(加農炮不算,80毫米的加農炮就可能要了這樣的城牆的老命了,榴彈炮由於彈道問題不容易打中城牆,不過150毫米的榴彈炮就是打不中城牆的近失彈,也完全有把握讓這樣的城牆報銷)。新漢軍隊從這邊攻克城堡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當然城堡的南麵和西麵的城牆就要低矮的多了,這兩麵的城牆高度都隻有10米多點,主要是考慮到即使有人進攻,隻要由海軍的艦炮幫助一下,就可以輕易的瓦解敵人的攻勢。而自從占領呂宋以來,誰也不可能想到海軍會首先被敵人擊敗。即使是這樣馬尼拉城也可以說的上是一座“雄城”,打它的主意確實是非常的困難。
新漢的兩個陸軍營現在已經被分別運送到了馬尼拉港的南麵和北麵,開始對馬尼拉進行陸地上的封鎖,在城堡以南安排了一個百人隊140人的部隊,其任務隻有兩個,一個是接引逃散的華人離開西班牙人的控製區,到新漢的控製區;另外一個任務就是封鎖巴石河上的橋梁,使馬尼拉港南岸離開西班牙人的控製,迫使馬尼拉城變成一個三麵是水的絕地。根據王發仔的情報,西班牙人的糧食儲備並不多,失去任何後援的西班牙人困守馬尼拉城,並不可能熬的住太長的時間,就算沒有燒毀糧食他們的儲備也隻有8個月左右,到時候西班牙人隻能離開城堡到土著那裏去搶劫或者購買糧食。城堡以北則安排了近兩個營800多人的部隊,正是為了完全封鎖馬尼拉城,讓想離開城堡出來收購或者搶奪糧食西班牙人不能的逞。
張清打算在未來的幾個月裏建立一支三千人的陸軍,這樣的話西班牙出來購糧也好搶糧也好都要麵對一支強大的軍隊,同時建立三千人的陸軍以後還可以驅散馬尼拉城北麵的土著(蘇祿人),這樣的話西班牙人出來搞糧食就要跑的更遠,當然能夠搞到糧食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了。就算到時候西班牙人願意吃人肉,也不可能頂過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