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戰爭重新開始
總督費爾格來斯和主教也是這樣考慮,所以看到這樣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沒有了後顧之憂的西班牙人決心讓新漢的軍隊在馬尼拉城吃上一點苦頭。除非新漢的軍隊真的能夠圍困馬尼拉三年以上,否則絕不投降!
歐洲軍隊和我們中國軍隊不一樣,在歐洲軍隊看來,沒有了戰鬥的意義,投降是可以的,而中國的軍隊則往往被要求死戰到低,能殺死一個敵人就可以讓敵人減少一分力量,並不考慮代價的問題。馬尼拉灣出海口的兩個炮台,在失去了大炮和後援以後投降正是考慮到沒有火炮已經失去了炮台的戰鬥意義(光依靠火槍對軍艦沒有任何殺傷力),所以投降了。而馬尼拉城的西班牙人則不一樣,隻要守住城堡就沒有人能夠占領馬尼拉,呂宋就依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且雖然失去了海軍,但是新漢的軍艦也不能爬上城堡來吧,所以堅守城堡的意義很大,不到沒有希望的時候,為了軍人的榮譽也絕對不能投降。
西班牙人甚至更希望新漢的軍隊能夠到陸地上來,畢竟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沒有和新漢的軍隊麵對麵的打過一戰,隻是在新漢“卑鄙”的竊賊一樣可恥的行為下失去了海上的軍艦,如果麵對麵的戰鬥,這些依靠“卑鄙行為”的竊賊是不可能戰勝正規的軍隊的。有的人甚至還在想新漢的軍隊說不定和那些印地安人一樣,見到火槍發射時候的火光就以為他們是“太陽神的使者”趴在地上不敢反抗。
作為這一撤出難民的主角新漢帝國並沒有的到來自教會的任何表彰。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張清不會對此有任何的不滿,教會是做什麼的他都不想知道(可惜還是無奈的知道一點),馬尼拉的教會把所有的榮譽都歸給了皮艾兒和瞻木士。
難民的撤離在進行的同時張清也沒有閑著,利用登記難民的時候製造的混亂,派出了兩個小分隊在馬尼拉城的南麵(麵對巴石河的一麵),趁著現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難民遷移的時候,偷偷的埋設了10桶,共計700公斤的苦味酸,準備在攻打城堡的時候一舉炸毀東麵的城牆,還把飛魚號、馬魚號和梭子魚號上的4門龍炮拆了下來,讓木匠製作了火炮炮架,雖然12磅火炮在海軍裏隻是中小型火炮,但是對於陸軍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大家夥了,光是火炮的炮身就將近兩噸,加上炮架足足的有3噸重,在沒有汽車,沒有橡膠輪胎的時代要想移動它還真不是見容易的事情,是陸軍當之無愧的“重炮”了。
張清就是想要利用這四門重炮在配合兩個營的陸軍部隊封鎖城堡的北麵,消滅敢於出城的西班牙人,在用親兵營的親兵在晚上用炸藥包炸毀馬尼拉城的城門,讓西班牙麵對一個四門都被炸毀的城堡,就象麵對一個所有的門窗都沒有的房子,所有人都很難有安全感的,如果西班牙人還是不投降的話,再用埋藏的那1400斤苦味酸,一舉炸掉馬尼拉城的南麵城牆,使得城堡南麵的城牆上失去火炮的保護,這時候海軍的軍艦就可以進入巴石河,用海軍的炮火迫使西班牙投降。
西班牙人堅守城堡的想法張清並不認同,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在麵對先進裝備的軍隊隻可能是失敗,孫子兵法上說的很簡單: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雖然隻是9個字,但是早已經在2000年前就把無數戰爭的結果寫在了上麵,這裏的“小敵”指的是戰鬥力弱小,並不是人數量的大小。對於裝備了猛炸藥的軍隊,西班牙的抵抗隻能是“犧牲”。他很清楚現在的西班牙人還在把拿破侖的步兵戰法作為最先進的戰鬥方式,也就是由步兵集結成密集的步兵方陣,利用燧發火槍的三段射擊形成持續的“密集火力”,在步兵方陣的後麵設置火炮,打擊對方陣線,利用步兵方陣的攻擊前進,推垮敵人的陣線。
當然在沒有大威力火炮和速射武器的時代,這樣的戰法是有強大的生命力的,密集的步兵方陣不但可以提供密集的火力打擊對手的抵抗部隊,抵抗敵人的騎兵衝擊,還可以對敵人形成“威壓”,這樣的“威壓”的作用很多時候並不比射出的子彈威力小,如果對手不是精銳的部隊,見到持續攻擊前進的步兵方陣大多數都會形成無法戰勝的想法,導致士氣的崩潰。親兵營的部隊當然不會怕這種“威壓”,但是普通的部隊還是會受到影響的。
10天的難民大撤退結束的時候,新漢派出人員接走了皮艾兒和瞻木士,最後遞交給馬尼拉總督一封信,上麵並沒有寫幾個字,但是再一次令總督暈倒在地:
令人尊敬的總督閣下,在您的大力配合之下我們共同的完成了無辜人員的撤離工作,作為對您配合工作的獎勵,新漢帝國將會給你們三次接受投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