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其他自然療法 (3)(3 / 3)

2.要注意防止刺傷人體重要髒器用針刺療法治療冠心病時,一定要注意,位於兩肋及腎區的腧穴,不能直刺和深刺,以免刺傷人體重要髒器肝髒、脾髒和腎髒。再如,位於背部第11胸椎兩側、側胸第八肋間、前胸第6肋間以上的腧穴,不能直刺、深刺,以免刺傷心、肺。對於中老年肺氣腫患者更需謹慎、小心,以防止發生氣胸。

3.要注意不宜針刺的3種情況用針刺療法治療冠心病時應當牢記並注意以下3種情況不宜針刺治療。①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②常有自發性出血或者損傷後出血不止者。③過於饑餓、疲勞或者精神高度緊張者。

4.其他要注意避開血管針刺,防止出血;對於體質虛弱者,刺激不宜過強,並盡可能囑其取平臥位治療。

五、異常情況的識別與處理

用針刺療法治療冠心病時,可能出現以下幾種異常情況,醫務人員和患者要學會識別與處理,現分別介紹如下。

(一)暈針

1.臨床表現在針刺過程中,病人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慌氣短、惡心欲嘔,麵色蒼白、出冷汗、脈象細微等情況時,即考慮發生了暈針現象,嚴重者會出現血壓下降、四肢厥冷、不省人事、二便失禁。

2.處理方法首先將針全部取出,使患者平臥,頭部稍低並注意保暖。輕者在飲用溫開水或者糖水後即可恢複正常。重者在上述處理的基礎上,可以指掐或針刺人中、內關、足三裏、素髎。灸百會、氣海、關元等穴。必要時應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3.預防措施在針刺過程中,要注意預防暈針的發生。對於初次接受針刺治療或精神緊張者,應先予安慰,消除顧慮;針刺時最好選臥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過重。對於空腹和過度疲勞者,不要針刺。在留針過程中,一旦出現頭暈、惡心等暈針先兆,就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二)滯針

1.臨床表現滯針是由於患者精神緊張,針刺入後,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者因為毫針刺入肌腱及行針時撚轉角度過大,或者連續進行單向撚轉,而致肌纖維纏繞針身所致。於進針後出現提插撚轉及出針困難的現象。

2.處理方法發生滯針時,應該囑患者不要精神緊張,以使局部肌肉放鬆。因單向撚轉而致者,則須反向撚轉。如屬肌肉一時緊張,則可留針觀察一段時間,然後再行撚轉出針。也可按揉局部或者在附近部位加刺1針,以轉移患者注意力,隨後將針取出。

3.預防措施滯針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對精神緊張者,先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緊張和顧慮。並且注意進針時避開肌腱,行針時撚轉角度不宜過大,更不要單向連續撚轉。

(三)彎針

1.臨床表現彎針是由於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或者針下碰到堅硬組織,或者留針中因體位不適或者受到某種意外而改變體位,針柄受到外物的壓迫和碰撞以及滯針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而出現了針身彎曲,針柄改變了進針時刺入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撚轉及出針均感困難,患者感覺疼痛。

2.處理方法發生彎針後,應注意觀察針具,如係輕微彎曲,不要再行提插和撚轉,而應將針慢慢地退出。當針彎曲角度過大時,應該順著彎曲地方向將針慢慢地退出。如果因體位改變所致,應恢複原來的體位,使局部肌肉放鬆,再行退針,切忌強行拔針。

3.預防措施針刺時要注意進針時手法要熟練,指力要輕巧,應該有舒適的體位,在留針過程中,不要隨意變動體位,針刺部位和針柄不得受外物的碰撞或壓迫。如有滯針,應該及時正確處理。

(四)刺傷重要髒器

1.臨床表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在重要髒器體表進針時針刺過深所致。刺透胸壁傷及肺髒,可造成外傷性氣胸。刺傷肝、脾、腎髒可引起肝出血、脾出血、腎出血,甚至出現出血性休克;刺傷膽囊、膀胱、胃、腸;可出現腹膜刺激征和急性腹膜炎。

2.處理方法一旦出現上述針刺意外,應及時送病人到醫院請相關專業的專科醫師處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