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離英河近的村子,共出500名精壯男子,前往後山真容寺內修建廟宇,每人每月可得300錢。”
我指了指地圖中城西的三個村落說道:“誰是這三個村子的裏長!”
話畢,有三名四十多歲的男子站於人前拱手稱是。
“令你們今日召集500名壯丁,明日一早結伴到那真容寺內報到。”
我又回頭望向縣丞說道:“本縣登記在冊的青年男子一共有多少?”
縣丞拱手答到:“回大人的話,共計2000餘人。”
我聽後向他點了點頭,又指了指上遊的英河繼續說道:
“本縣計劃從此處開始修河,一直修到城東50裏處,再由城東50裏處向南修至黃河口,將水引入本縣之內,在場的各位可有懂得挖石修河之人?”
話音剛落,隻見一人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你叫什麼名字?”
那人拱手回答道:“小人趙六,是這趙家村的裏長。”
“好!我且問你,按照我所說的方案,給你1500名壯丁,需要挖一條5米寬的河渠,多久可以修成?”
趙六望著地圖仔細琢磨了一會說道:“回大人的話,如果日夜兼修,每日可挖3裏之餘,最快也需要兩個月才可通水。”
我計算著時間,又指了指由西向東的主幹道說道:“在這主幹道處由北向南再修2米寬的支幹線,到9月播種之時,可修幾條?”
趙六又仔細的琢磨一番說道:“回稟大人,可修6道。”
我聽後點頭說道:“不出五六日,城中將有大批糧商前來販糧。再有三五日,糧價會一路跌至20錢一鬥,你們切勿走漏了風聲,待時機一到,我會派人通知你等召集村民,大肆購糧,以備儲冬之用。”
眾人聽後臉上略有不解,便又向眾人說道:“你們回去之後,告知街臨近日多備水源,打理糧倉,以備之後所用。另外,家中無銀購買糧食者,可到縣衙借支。待糧食到位後,未去修建廟宇的1500名青年男子參與到挖石修河之中,縣衙按照每月300錢發放工錢,從現在開始到9月播種之時,必須全員行動起來。”
接著我又對他們分配起了任務,靠近英河處的三名裏長帶領500力工去修建寺廟。其餘裏長配合趙六管理1500人的挖河隊伍。
!縣丞在一旁提醒我道:“大人,還有200名青年男子需要如何分配啊?”
“每村留下十幾名青年男子建料場。”我對著眾裏長說道:“從今天起,包括縣城內的居民,每日出宮的糞便全部由專人回收。每村建設一個料場,將糞便統一收集晾曬,然後用農具敲打成粉收集起來。”
眾人不解,忙向我詢問道:“大人,要此汙穢之物做甚?”
我向他們解釋道:“往年你們都是焚燒麥稈,將麥稈灰摻雜在土地之中,每畝可產13鬥,如今顆粒無收,更無麥稈可燒,明年就算不旱,糧食也將減產。你們倆糞便收集晾曬後誌成糞渣,埋於地下2寸處,等9月播種時,可將糧種撒的密集一些,到時候產量便會上漲了。”
眾人聽的半信半疑,一旁的縣丞回答道:
“大人有濟世之才,爾等隻管從命便是。”
我又補充道:“如今已是5月,你們告訴這村中建造料場之人,今年所產的所有糞料可撒於自家的良田之中,要他們好生打理,老爺我明年要檢查收成。另外,將這200餘人登記在冊,衙門可以先借糧與他們,待來年豐收,再還於縣衙。”
眾人見我安排的如此妥當,隨即站做一排,齊聲回答道:“緊遵老爺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