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晃都快兩個月了,秋菊怎麼還沒醒來,真是奇怪。”多日後一路東遊西蕩走走停停的張知秋來到了海邊漁村。
如今的他沒有具體的目標,就想著周遊天下,看盡人生百態,走遍東南西北,來到漁村看到了那波瀾壯闊的碧海藍天,心中頓時生出一股豪邁之感,一些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濁氣被吐了出來,感覺一身輕鬆。
“難怪師尊喜歡雲遊四方,看各種風景,果然能洗滌靈魂。”張知秋盤坐於懸崖邊,享受海風吹拂,看著無邊海麵,和那無數海雀,嘴角微微翹起。
“姐姐等等我!”一個三四歲的童子光著腳丫,歪歪扭扭的走在沙灘上,前麵有個六七歲的女娃蹦蹦跳跳的在海邊找尋著什麼,遠處還有一些大人正弓著腰在泥濘中抓著什麼。
“大哥哥,你怎麼還在這裏呀,你不回家嗎?”突然身後傳來一聲孩童稚嫩的問話,然後一個穿著開襠褲紮著衝天辮的小女孩來到了張知秋身旁坐下。
“今天你又撿了多少貝殼呀,怎麼不跟弟弟玩耍。”張知秋摸了摸小女孩的腦袋。
“你看,今天我撿了好多好看的貝殼呢,我不想跟弟弟玩,他總是傻乎乎的又跑得慢,爹爹和阿娘總把跳跳魚給他吃,就給我吃螃蟹和海魚,我一直想吃跳跳魚來著,我感覺爹爹和阿娘不喜歡我。”女孩撅著小嘴委屈巴巴。
回答了張知秋的話,她又開始把玩小竹簍裏麵的貝殼,兩隻沾滿泥沙的小腳丫就那麼晃啊晃的,忘記了不開心,哼起了歡快的歌謠。
張知秋幫小女孩撿了些細小的幹枯樹枝然後捆在一起,小女孩開心的背起樹枝對著張知秋說著謝謝,然後又從脖子上取下了一串貝殼項鏈送給了他。
夕陽西下,看著蹦跳著遠去的小家夥,張知秋微笑著揮了揮手,然後繼續坐回懸崖邊上看著外出回歸的漁船和遠處海天一色的美景。
“柱子,我聽三嫂子說,倭寇最近已經到了望夫崖那邊,很多村子都被他們禍害了,不久前靖海營沒了,如今也沒人管我們了,咱們可咋辦啊,望夫崖離我們可不遠,今天劉大姐他們家也搬走了,你看我們是不是也趕快搬走。”小女孩的媽媽正滿臉擔憂的在火光下縫補衣裳。
“哎!搬走?我們又能搬到哪去?這天下哪裏還有安穩地兒?”被太陽曬得皮膚黝黑滿臉風霜的漢子眉頭皺成了川字吧嗒著旱煙。
“那也不能就在這等死吧,那些倭寇畜生可是要殺人的,聽說就連孩子都不放過,被活活煮了吃掉。”女人焦急說道。
“哎……這老天爺真是不給活路啊,這樣吧,明天你就帶著孩子往東窖城逃吧,去投靠大伯,當初他離家出走去闖蕩,父親可是把家裏的那點銀子都給了他做盤纏,想來他不會不管你們的!”男人想了想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