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真要讓他把手中無上的權力放開,心中卻又是萬分的舍不得,畢竟現在這個呼風喚雨的好日子並不是常常有的,放在原來,自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會有這麼大的權力,人就是這樣,手上的權力抓的時間長了,就習慣於用權力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王財真不感想如果自己把一切都放棄,帶著老婆孩子歸隱田畝之間那會是什麼樣的生活?種地?自己連蔥、蒜都分不大清楚,教書?扯淡還行,教書那是誤人子弟了,經商?經商倒是條出路,本錢不愁,人頭上也還過的去,比心機,比陰險自己也算的上是奸雄了,但奸雄和奸商是兩回事情,能算計人未必也打了一手好算盤,王財左思右想自己還是比較適合當皇帝。得出這個結論固然有為自己繼續皇權找借口的因素在裏麵,但也說明了21世紀的“有為青年”回到過去也未必是超人般什麼都能幹的,無非是占了個思想意識上的先進,不過思想可當不了飯吃,知識青年最終還是要和工農相結合的。
皇室在政治製度上的改革采取了積極而又坦誠的合作,根據憲法規定的十年改製期要求,皇帝陛下向議會、內閣移交了大部分的行政權力,但是王財仍然堅持在十年改製試驗期結束之前,自己不會放棄軍權,好在軍隊的地位問題已經被寫入了憲法,議會也了解皇上是在期待帝國新的行政體製成熟起來,十年時間雖然不短,但也並不太長,事實上整個帝國境內,各級議會、行政官署都在開展強化行政效能的工作,王財為了促進各級議會更好的行使權力,保證這些喜歡管閑事的議員們能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命令各地監察局加大對各級議會、官署辦事能力的考核,如果發現某地議會辦事能力太差以至於擾亂官署正常辦公的,一律上報天京議會下院,由下院派人前往督促整改,整改無效的地區,則解散本屆議會,當地行政事務仍由朝廷直屬,同時由上級議會三年一考評,直到該地具備成立議會條件為止。這一條主要還是因為有些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確實還達不到民主管理的程度,選出來的議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設置必要的門檻也是為了保護當地百姓權力,避免這些老鼠屎壞了整個議會選舉的名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帝國本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選運動,但是所有的藩地仍然采用由朝廷派員直屬的辦法來進行管理,王財認為在本土與藩地之間民族融合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前,輕易的給藩地百姓自主自決的權力,就意味著藩地分離運動有再次興起的可能,所在朝廷必須在各方麵條件都成熟後才能逐步的將自主自決權力擴廣到藩地。內閣曾經建議他不要人為的在本土和藩地之間設置障礙,說什麼這樣不利於藩地百姓的民心回歸,對於這種說法王財完全嗤之以鼻,他認為現在設置障礙是為將來更好的取消障礙,隻能當藩地百姓大多數真正融合到帝國各民族中,真正把自己看成是中華帝國子民了,才能夠讓他們享受帝國子民的權力,現在他們中很多人都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看,憑什麼要給他們隻有國民才能享受的權力?這不是笑話嗎?所以與帝國本土不斷放鬆對人民的控製完全相反,朝廷通過立法、增兵能手段,反而加強了對藩地的壓力,在民族融合,民族同化上不遺餘力,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定溯在理藩院製訂的各項政策切實有效的穩定了藩地經濟,爭取了藩地百姓之心,自從他被調到軍部去後,石達開仍然堅持了定溯的一係列政策,最終成就了帝國遼闊疆域的統一、融合。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