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1 / 2)

我們知道,大數法則需要很大的樣本數才能發揮作用,基數越大,就越穩定。隨著樣本的增大,隨機變量對平均數的偏離是不斷下降的。所以,大醫院更穩定。這一基本的統計概念顯然與人們的直覺是不符的。

杜伊先生果然鑽進了圈套,他認為較大的醫院有更多超過60%的新生兒是男孩的日子。

再沒有一種學問比概率更能讓專家洋相百出了。一個整天向學生灌輸大數法則的教授,自己居然不相信大數法則!

普通人又如何呢?

特韋斯基後來把這個問題做了嚴格的實驗。22%的受試者認為較大的醫院有更多這樣的日子,而56%的受試者認為兩個醫院有相等的可能性,僅僅22%的受試者正確地認為較小的醫院會有更多這樣的日子。

很多研究者,其實也是“直覺型統計學家”,很多一本正經的調研數據,其實一文不值。因為調查的樣本過小,就會產生很大的失誤。

就連丹尼爾·卡尼曼也忍不住自我檢討,他也和很多研究型心理學家一樣,曾犯過小數法則的錯誤。而且這種錯誤對於卡尼曼來說甚為尷尬,因為他也曾經教授過統計學。

小數法則

大數法則是統計學的基本常識,有人稱之為“統計學的靈魂”。大數法則雖然威力無窮,普通人卻因它其貌不揚而將其忽視。

針對人們在思考時常常無視大數法則的現象,特韋斯基提出了“小數法則”的概念。“小數法則”不是什麼定律或法則,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誤區。

用錯誤的心理學“小數法則”代替了正確的概率論大數法則,這是人們賭博心理大增的緣由。

小數法則是一種心理偏差,是人們將小樣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總體分布。人們在具有不確定性的情形下,會抓住問題的某個特征直接推斷結果,而不考慮這種特征出現的真實概率以及與特征有關的其他原因。

小數法則是一種直覺思維,很多情況下,它能幫助人們迅速地抓住問題的本質推斷出結果,但有時也會造成嚴重的偏差,特別是會忽視事件的無條件概率和樣本大小。

做生意,不要相信“小數法則”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對上帝來說,一切都是確定的。

大數法則就是一種先驗概率,而天生是“概率盲”的人類,卻直覺地相信“小數法則”。

當當網網上商城的創辦人俞渝女士,曾在一個叫作《創業百問》的電視節目中,和郭廣昌這樣討論—

郭總剛才講的,5個合夥人,15年可以同步進步,這事我覺得違反自然規律。這個團隊有人進步有人退步,有人進得多,有人退得少,這在經濟學上來講是一個大數法則。

以剛才描述的現象,在我聽來,是一個小數法則的現象,小數法則裏頭有這種神話,而這種神話發生在您身上,那您很幸運,但是我覺得在其他正在建立團隊的人身上,去同樣複製的可能性很小。我覺得做企業,一定要看大數法則……

小貼士:

大數法則是一種統計定律;小數法則是一種心理偏差。

大數法則是一種科學;小數法則是一種迷信。

大數法則是中性詞;小數法則是貶義詞。

股神大哥的預測模式

行為經濟學家馬修·拉賓曾假設:如果你是一位投資者,你親見一位基金經理在過去兩年中的投資業績好於平均情況。你是否就會得出這位經理要比一般經理優秀的結論?

然而真實的統計意義非常微弱。讓我們來看看股神大哥的預測模式。

第一周,發10000條短信,股神大哥預言某隻股票的漲跌。其中5000條說某隻股票漲,5000條說跌。

第二周,股神大哥向其中說對的5000人再發一條短信,其中2500條說某隻股票漲,2500條說某隻股票跌。

第三周,他再向說對的2500人發短信,其中1250條說某隻股票會漲,1250條說某隻股票會跌。

最後有1250人,發現這位股神大哥連續3次說對某隻股票的漲跌,簡直太崇拜了。其中有500人真的把錢交給他投資了。當然,如果賺錢是要分成的。

股神大哥拿到錢後會做什麼呢?他會給這500個不同的賬戶各買一隻股票,盡量讓這些股票各不相同。一段時間過後,股票有的漲,有的跌。

如果一個人的賬戶買了一隻漲的股票,他對股神大哥就會更加信賴,甚至還會追加投資。

假如碰到一個大牛市,大部分時間裏,大部分股票上漲概率大大超過下跌。因此,股神大哥的這種模式是非常有“錢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