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均值回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3 / 3)

如果上麵這個案例,改成計件生產的工人,則會讓人信服得多,因為工人的能效,基本上就可以算出一個“均值”。

不要將均值回歸巫術化

雖然弗朗西斯·高爾頓發現了均值回歸,但他本人並不迷信它,他反而鼓勵我們去“欣賞廣泛的觀點”,而不僅僅是平均值的觀點。

對未來作判斷時,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均值回歸原理呢?

我們必須清楚,在某些條件下,均值回歸具有巨大的力量;而在另外一些條件下,均值回歸則可能導致巨大的災難。

經濟體係具有複雜、動態和非線性的本質,我們可以大談特談其大趨勢,卻無法作具體預測。就算是天氣預報,也隻能告訴你立春和夏至,卻永遠無法預測出那天的天氣如何,甚至無法準確地預測出明天的天氣。

天之道不同於人之道,自然界中的力量不會讚同人類靈魂中的力量。急於將數學公式、統計學原理,生搬硬套到社會學領域,以示自己的科學性,與偽科學、巫術何異?

均值回歸僅是一種工具,而不是教條,更不是宗教儀式。如果一定要削足適履地迎合均值回歸理論,那麼它就成了一種自欺欺人的工具。

理論背景:高爾頓和他的優生理論

高爾頓是著名的醫生和植物學家伊拉斯謨·達爾文的曾孫,另一個曾孫查爾斯·達爾文是高爾頓的堂兄,他寫出了驚世駭俗的《物種起源》。高爾頓的爺爺和父親都是極其成功的銀行家。

統計狂人

據說,4歲的時候,高爾頓就能夠閱讀任何英文書籍,以及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

在高爾頓的時代,有一種很可貴的風尚,那就是純粹為了科學而從事科學研究,而不是出於謀生的考量。

高爾頓有一個嗜好,那就是統計—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高爾頓不論走到哪裏,都要記錄、計算。他曾製作過一份“美女地理誌”。在逛街時,他對少女的漂亮程度進行分類,當看到一個漂亮女孩子時,他就在右邊口袋的卡片上紮一個小孔。在他的英國“美女地理誌”上,倫敦女孩子得分最高;而阿伯丁的女孩子得分最低。

高爾頓通過對10000名法官的審判結果進行統計,發現審判刑期大部分是3、6、9、12、15、18和24年;11年和13年的刑期很少,唯獨沒有17年的。

他還記錄下各色人等的頭顱、鼻子、胳膊、大腿、身高、體重的數據,還記錄眼睛的顏色、遺傳的不孕率、人們聽講座時煩躁的次數以及人們在看比賽時臉色變化的程度等。

高爾頓本人並不知道大數法則,但自己卻從數據中發現了它,他還發明了一種“梅花相位儀”,通過往這種儀器裏擲彈球,可以直觀地演示鍾形曲線的形成。

高爾頓喜歡在深夜進行學習和研究,他發明了一種“精力恢複儀”來使自己保持清醒,這種裝置可以向他的頭上噴涼水,從而使他保持清醒。在他生命的後期,他發明了一種能在水下閱讀的裝置;但是有一次,當他在澡盆的水中閱讀一本好書時,差一點被淹死。

天賦遺傳理論

1859年,高爾頓的堂兄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了,這部著作極為轟動,也極大地刺激了高爾頓。達爾文最基本的假設之一是,在任何物種的成員之中,都有少量遺傳的變化或者差異,進化是通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發生的。

《物種起源》隻是針對動物而言的,但高爾頓決定把它的結論推廣到人類中。他認為,人類的進化很可能是通過卓越的大腦向子孫傳遞而發生的。他將這個研究領域命名為“優生學”。

半個世紀後,“優生學”這個詞為納粹所用。納粹鼓勵純種“雅利安人”的繁殖,消滅猶太人、吉卜賽人和其他被他們認為是人類害蟲的人種,他們屠殺了成百上千萬的、他們認為“完全沒有才華和價值”的人。

古希臘的“優生學”

優生學是柏拉圖首先提出的,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繼承和發揚了這一觀點。斯巴達嬰兒一出生,就要抱到長老那裏接受檢查,不要說殘障兒,就連體質不夠強壯的新生嬰兒都會被他們無情地拋到荒山野外,任他死去。

學者易富賢指出,古希臘的這種“優生優育”的措施不但沒能提高人群素質,反而在降低人口數量的同時也降低了人口素質。從群體來說,某些人可能會終生默默無聞,但是他們的某一代子孫卻可能為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命運開的玩笑

高爾頓發現均值回歸的主要動力,是要弄明白在某些家族中才華是如何被代代相傳的,這些家族包括達爾文家族以及貝努利家族。他特別希望能在他所認為的有著極高才華的家庭中確認出“極度高貴特質”。

高爾頓希望他的後代能夠繼承他的才智,但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他和兩個兄弟一個妹妹一樣,沒能生下一男半女,基本上“絕戶”了。

在研究過程中,高爾頓發現,某個人的傑出不能長久持續,也就是說,傑出的生命極為短暫。

高爾頓還發現,在傑出人物的兒子中,僅有36%的人仍舊是傑出的,更糟糕的是,在其孫子輩中,隻有區區9%的人還能稱得上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