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行路難(2 / 2)

華容麵色上有絲堅忍,他吐口氣,看向母親的時候流露出一絲內心茫然的情緒,說:“其實並不是兒子不夠果敢,而是舉輕若重,我所做的決定不僅僅是要對我自己負責,對華家負責,還要對舉國上下文人百姓負責。”說完,他低下頭歎口氣。

“你父親死的早,這個擔子過早地落在你的肩上,也的確不容易。”華母握著圓滾滾的念珠,眼裏滿是心疼,提起死去的夫君,這位堅強溫和的女人終於泄露出一絲惘然,她語氣不知不覺地溫柔起來,“你父親當年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當時你父親和蕭儀並稱為京都雙璧,而我和蕭夫人也是閨中好友。”

回憶起往事,華母眼睛裏迸出亮光,使得這位終年茹素的中年婦人帶著一絲豔麗,臉上也帶著笑,好像那逝去的美好時光又重新浮現。

華容聽到父親和蕭儀並提,皺著眉頭,但看見母親臉上的笑意,終於把到口的話給咽了回去。

華母看見兒子的神色,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你看不起蕭儀,但當年蕭儀文采斐然,美姿容,即使是寒門卻也有不輸於你父親的風采,否則當年明珠哪裏會下嫁?”

華夫人閨名孟綺貞,與當年蕭夫人孔明珠是離國有名的才女,兩個人又同時是名門之後,不免惺惺相惜。孟琦貞一手絕妙的書法聞名於世,曾經手書金剛經被公認是大家之作現為皇家珍藏,而孔明珠嫁給蕭儀之後,曾經在帳子後麵替小叔子辯倒眾名士。當年這兩對才子佳人傳出喜訊之時,世人皆說是當之無愧的珠聯璧合,羨煞眾人。

“當年蕭儀剛出仕之時,曾經也是憂國憂民,立誌做下一番大事,海晏河清,但多次遭到貶黜,有誌不得伸,甚至饑寒交迫,親人餓死。”華母說到這裏不禁神色淒然,“其實世上很多人並不是沒有骨氣,而是無法容身,慢慢地就妥協了,不肯退讓的就殺身成仁了。”

華容麵色冷然道:“大丈夫不會因身外之物而羈絆。兒必繼承父誌,而不肯效蕭某人。”

“你父未死之時,蕭儀還從中斡旋一二,你父死後,他徹底就變了。”華母臉上出現一絲說不清楚的笑意,“聖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蕭儀卻恰恰相反,‘達則獨善其身,窮則兼濟天下’,甚至為了保持富貴而不擇手段。”

母子兩人沉默片刻,唯有檀香嫋嫋。

良久,華母歎口氣,說:“人性即使本善,生在這個世間,猶如白沙在涅,慢慢地就與之俱黑了。”說完,她閉上眼睛念了聲佛號。

咬著嘴唇,華容在母親麵前難得地流露出一絲孩子氣,說:“不論怎麼樣,這個世間,為黎民做主,舍我輩其誰?我華容絕不會玷汙華家累累白骨。”

華母伸出手摸了下兒子年輕的臉,慈愛帶著不舍,說:“聖人教導我們憐憫弱小,菩薩也舍身地獄,就是因為我們比那些人更能承擔些,你若選擇了這條路,注定比尋常人生更艱難些。”

華容揚起俊美的臉堅毅地看著母親。

這位曆經滄桑的美婦卻什麼都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