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一路逃亡,穿州過府,曆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奔波兩千裏,這才逃到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逃避躲藏於山海之間。由於柴昭的亂入,曆史的軌道完全發生了改變,金軍主帥完顏完弼被嶽飛擋在了河北,金國屢次戰敗更是無力南下,趙構失去了金軍的威脅,但是柴昭率軍在江淮大鬧天宮,攻城掠地,對他和南宋朝廷的威脅遠在金軍之上,因此趙構逃亡時間提前,逃亡之路更加艱辛。原本曆史上趙構是被完顏完弼率大軍攆著跑,向南逃亡,他在應天府登基後半年後,於公元1127年10月以巡幸江寧為借口,由運河南下揚州,不顧留守東京宗澤聯合河北義兵抗金和還都汴梁的請求,拋棄河北山東大片領土。趙構駐驊揚州後,他不思進取,不思防禦,並且多次向金國祈請求和,然而金軍都以無理要求和大舉進攻作為回應。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金軍由山東南下攻占兵家必爭之地徐州,進入淮河東部地區,進犯泗州。汪伯彥黃潛善兩人擅權舞敝,隱瞞戰情,直到金軍長驅直入,擊潰韓世忠、劉光世的軍隊,渡過淮河,趙構和朝廷重臣才知道戰局已經糜爛至此,人人自危。金國為了生擒趙構,永絕後患,他們以和議之名,要求與趙構在揚州麵談。二月初二,金軍破楚州,陷泰州,急襲揚州。趙構聞訊急逃,在禦營都統製王淵和宦官康履的陪同下,披甲乘馬出走,在瓜州乘舟渡江抵達鎮江府,後遂至平江府,趙構這才稍稍安心,脫去身上甲胄,穿上黃袍。隨著金軍繼續南下,步步緊逼,趙構感覺呆在平江府還是不安全,於是在王淵的建議下,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三日趙構逃到了杭州。這裏山河縱橫,水網密布,緊急之時還可以從杭州灣出海避難,趙構對此十分滿意,他決心在臨安定都,建立朝廷。早在趙構渡江之前金軍已入揚州,但追至瓜洲之時還是來不及,隻能望江興歎,悻悻而回。不久之後金將完顏宗輔(訛裏朵)和完顏昌(撻懶)將所掠財物盡數運回金國會守府。
柴昭的岀現改變了曆史的車輪和前程,那些原本被金軍侵走的財物都成為了柴昭及其手下的戰利品,金國的美夢破碎,掠走的隻是空氣。
公元1128年3月,春回大地,楊再興和阿裏布哥率領兩萬五千契漢聯軍騎兵出大同府沿桑幹河進攻奉聖州和蔚州,張憲和蕭佩雲率領三萬契漢聯軍出朔州奪取勝州、雲內州、豐州,收複原遼國西京道。楊再興首戰歸化州(今河北宣化),其率領一萬五千騎兵在雞鳴山殲滅八千金軍,隨後北上燕子城(今河北省張北縣),鴛鴦濼(今河北安固裏淖)又殲敵五千,最後在羊城濼(今河北沽源縣),多倫(今內蒙錫林郭勒盟)兩地擊殺金軍六千人,楊再興一馬當先成功殺入蒙古草原,占領張北、崇禮、赤城、正藍旗、太仆寺旗、康保、鑲黃旗、商都、興和廣大城池和牧民居住地。阿裏布哥近水樓台先得月,他率軍迅速占領蔚州全境,兵峰直指原遼國析津府。
張蕭聯軍長驅直入,迅速攻占準格爾旗、托克托、土默特旗,包頭,固陽,呼和浩特、武川、集寧、察哈爾九座牧民聚集的城市,殲滅金兵一萬五千人,收服兩萬契丹降兵,繳獲戰馬四萬匹,牛羊馬匹三百萬頭,解救牧民十五萬,可謂是大獲全勝。蕭佩雲為了趕走金軍,解救更多的契丹族人,他迅速按照柴昭的建軍和整編原則,緊急對兩萬契丹降兵進行改編整合,將他們轉化為對付金軍戰士。
半個月後將防務交給張憲和阿裏布哥率領的部隊,蕭佩雲帶領兩萬整編完成的契丹降兵和一萬神威軍,與楊再興率領的二萬契漢聯軍分東西兩路繼續向外蒙草原推進,對白達旦部,阻卜部、謨葛失部、梅裏急部、萌古部、烏古敵烈部、敵烈八部、茶紮刺部展開營救,奪取鎮州、烏蘭巴托,收複原遼國上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