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章 北上草原,南下江淮(2 / 3)

冷雪天氣降臨,到處是銀裝素裹,河北的周軍和金軍暫時處於停戰狀態,但南方江淮戰場戰火正旺,柴昭與龍鑲軍團所向披靡,橫掃江淮各州守軍,許多城池望風而降。柴昭在前麵帶領著龍鑲軍瘋狂的攻城掠地,招降納士,何渙、許忻兩人在後麵對投降的州縣和被攻打下來的城池進行接收和治理。柴昭在江淮東路的爭奪戰中除了攻城掠地外,他還對這裏的人才進行收割,像老深持重的鄭清之、像膽略過人的呂頤浩,像年輕奮進的楊存中,像自幼隨父征戰的劉錡都被他收於到了麾下。

龍鑲軍團雖然是新建軍團,但是是以百戰軍為骨幹組建而成,戰鬥力非凡。龍鑲軍在柴昭這個統帥的帶領下,勝利一個接著一個,每名士兵拿獎都拿得手軟,這讓每個戰士熱血沸騰,戰意高漲,戰鬥之中發揮岀了全部的力量,又在老兵的思想灌輸下,在嚴酷的軍紀下,每個人都改掉了不良之風和壞毛病,漸漸成為了一名作風優良的合格軍人。龍鑲軍在柴昭帶領下靜下來是潛龍,動起來是猛虎,江淮東路十州和泗州、舒州、廬州,和州、黃州、蘄州,光州、壽州共計十八州短短一個月全部被拿下。

公元1127年12月下旬,柴昭停止繼續征戰,他在政治上安撫百姓,治理地方,清點府庫,清查土地人口,糾正冤假錯案,替百姓伸張正義,打擊豪強惡霸,麵向貧困農戶實施青苗借貸法,為失地農民實施登記分發土地,為困難百姓提供低息貸款。為了加強管理和政務處理,柴昭任命何渙為江淮十八州經略治政使,許忻、鄭清之兩人為副治政使。柴昭軍事上整頓降兵,修武練兵,改造俘虜,組建安平軍團,編製五萬人,下轄兩個步兵師,兩個水軍師和一個騎兵師長,任命燕青為安平軍軍團長,李俊、鄒潤為副軍團長,蔡慶、楊存中兩人為兩個步兵師師長,童威、張環兩個水軍師師長,裴宣為騎兵師師長。龍鑲軍團由原來五萬縮編為四萬,下轄兩個步兵師和兩個騎兵師,任命呼延玉、迪虎為騎兵師,曹保、劉錡為步兵師師長,柴昭自領龍鑲軍軍團長,其中迪虎是金國降將,他先是數次被柴昭武力碾壓,又是被安排在俘虜營裏接受思想改造,更重要的是金軍屢戰屢敗,使他徹底認清了柴昭的強大,最後迪虎放棄抵製和不甘,轉而忠心投效。

公元1128年2月身處京東西路應天府的趙構,被柴昭和龍鑲軍的迅猛勢頭嚇得心驚膽戰,原本他是派遣汪伯彥去河北招攬柴昭入朝為官,然而事不湊巧,汪伯彥與柴昭失之交臂,當汪伯彥去往河北時,柴昭已經離開河北到達了京東東路的沂州,致使招攬計劃就此擱置。不久之後,柴昭卻差點給了趙構嚇岀心髒病來,他和龍鑲軍出現在了江淮東路,並在江淮大地掀起狂風巨浪,戰火燃遍十八州。柴昭率領大軍一路所向無敵,高歌猛進,攻城掠地,短短月餘時間江準、安徽、湖北十八州全部丟失,龍鑲軍占據毫州,兵鋒直接威脅應天府(河南商丘)。趙構自覺危險臨身,他連忙以巡幸南陽為由,率領文臣百官逃至河南新野縣,又由此入湖北襄陽縣,再從襄樊過荊州去往鄂州,走江夏,入江西,最後抵達浙江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