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高宗年間,蜀郡青城一位不知姓名的采藥民,在青城山下采藥,遇見一株特大薯狀草藥,挖至幾丈深後,它的根莖漸漸大得像甕。采藥民仍挖個不停,就這樣挖到了五六丈深,地往下陷,到十丈多,這人掉下去,無法出來。抬頭仰視洞口,口小得像星星。他自忖必死無疑。忽然看見旁邊一洞,進去後,又大起來。逐漸匍匐前進約幾十步,往前看,有點亮的樣子。走過去一裏多路,洞漸漸高起來。繞洞走了大約一裏路,才出了洞口。
出了洞口上方有一條河,約幾十步那麼寬,岸上有一村落,大概有幾十戶人家,草木花樹,好像二三月中。有人穿著男男女女的服裝,隻是不似現代人。走過去,耕田農民、釣魚孩童,遇到不少。一人吃驚地問他是怎麼來的,他便說了來龍去脈。於是那人用小劃子把他渡過去。采藥民告訴那人說,自己已三天沒吃飯了。那人便給他胡麻飯柏子湯等東西吃。
幾天後,采藥民覺得身體漸輕,問主人家,這是什麼地方,並要求指明回蜀的路。那些人相視而笑對他說:“你是世間之人,不知這仙境,你能至此,是有仙緣,留在這裏,待我們帶你去朝見玉皇吧。”其中一人喊:“明天是玉皇祭祀之日,可去朝見。”
第二天,他們帶著他,有的乘雲禦風,有的駕龍騎鶴,他也在雲中走路。時間不長,來到一城,全都裝金鑲玉,宮殿處處金寶。宮門外旁邊有一赤色大牛,形狀怪得很,閉眼吐沫。主人讓采藥民以禮拜見此牛,乞求成仙之道,如牛吐寶物,立即吞下去,采藥民因之求拜,過一會兒,此牛吐一紫珠,直徑一寸大。采藥民剛要捧接,忽然被一紅衣童子拾去了。采藥民再拜,牛吐青珠,又被青衣童子取走了。接下去黃的、白的,都被童子奪去。采藥民急得捧住牛嘴,得到一顆黑珠,快點自己吞下去。黑衣童子來到後,沒看見什麼便空手回去了。
主人又引他見玉皇,玉皇侍者七人,戴冠佩劍分列左右。玉皇問采藥民,讓他老實回答,而采藥民卻在那裏貪看玉皇左右的侍女。玉皇說:“你已經喜歡上這些美麗的侍女了嗎?”采藥民趕緊伏在地上請罪。玉皇命左右用玉盤盛仙果,仙果紅色,大如拳,芳香無比。玉皇說:“你隨意用手捧,捧幾個,就賜你幾個侍女。”采藥民自己估計盡力捧可捧十幾個,結果隻捧了三個,玉皇說:“這就是你應得之份了。”於是下令給他三位女侍,一座房子,他便在那裏學習真經,服藥運氣,洗滌塵世俗念。
一年後,采藥民自認為仙道已成,忽然半夜歎氣道:“我本是偶然到此。來時妻子生一女兒,家又窮,不知現在怎麼樣了,真想回去看看。”玉皇聽說後下令讓他回去。眾仙與三侍女在河邊唱歌奏樂飲酒吃菜給他送行。一群大雁飛過,眾仙把他往上一舉,他也騰身而上,便到雁群中,雁也不覺驚擾,和他一起飛向雲空。
返蜀時正值開元末年,問自己的家,沒人知道。有一人九十多歲,說祖父往年因采藥不知到哪去了,到現在九十年了。原來他就是采藥民的孫子。他們抱頭痛哭。孫子說,姑姑、叔父都死了,走時所生的女兒嫁人後也死了,外孫已五十多歲了。找到故居,都成了瓦礫荒地。
當時羅天師在蜀,見采藥民說的那去處,說那是第五洞寶仙九室之天,玉皇就是天皇,大牛就是馱龍,所吐之珠,赤珠吞了,同天地齊壽,青珠五萬歲,黑珠五千歲。玉皇前麵站立七人,是北鬥七星。後來,采藥民進了山不知哪裏去了,大概是歸洞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