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始皇帝看著標題,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節日?

這是什麼?

究竟是何緣故要帶上華夏兩個字?

先秦時期還沒有節日這個概念,始皇因此疑惑節日是從哪冒出來的。

這時天幕開始變化,一道清脆的女聲響起:

【我國在建國初期在曆法上實行“雙曆並行”的國策。其中以公元紀年法所代表的公曆,輔以華夏的傳統曆法所代表的農曆。】

公曆?農曆?

曆朝的天文曆法學家坐不住了,梗著脖子死死的盯著天幕。生怕自己漏看了什麼。

【公曆是世界公用曆法,在公曆裏大都是現代所設立的節日。農曆為我國夏朝便存在的曆法,農曆中都是我國古代所確立的傳統節日。】

天幕下的眾人恍然大悟,可又不明白了。

“這農曆就是咱們說的夏曆吧?”大爺疑惑不解。

“應該是的,不過後世怎麼把它改名了?”一個書生納悶。

一旁的大媽恨鐵不成鋼:“你不是讀書人嗎?這都不知道?”

書生聲音委屈:“夫子也不教這個啊!”為什麼要為難他?

大媽失望的歎了一口氣,搖頭晃腦道:“不中用嘍!”

書生:……

別人看不懂但曆史上的帝王與曆史名人都看出了不同,不由眼神一凝。

世界公用?我國古代?

後世發生了什麼,竟讓世界曆法都給統一了?還有是什麼原因讓後世主動將之前的時代直接定義了名稱?

他們在幾百年後不也是古人嗎?這有什麼不同的?竟要後世來表述他們與之前完全不同?

還不等古人左思右想,天幕的聲音直接打斷了他們的思路。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2023年公曆的時間順序來講述盤點節日】

【首先,第一個節日是春節。在公元2023年一月二十二日,農曆的正月初一。】

【春節是我國古代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農曆裏一年的第一天。是集除舊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始皇帝掃視了一眼群臣,這一眼足以讓三公九卿心驚膽寒。

始皇帝看著眾人瑟瑟發抖,對於他們的兢兢戰戰覺得有些無趣。

對著丞相李斯問道:“春節?”

李斯連忙上前解釋道:“啟稟陛下!春節在第一天,應是歲首。一年裏的元月朔日。”

與此同時

各朝王侯將相都紛紛明白了春節的含義,但有些人覺得理所當然,有些人卻覺得不明所以。

唐宋之前的覺得:新的一年自然是要高興,可他們覺得倒也不必這麼正式。畢竟在大部分人看來,立春才算新的一年。

畢竟又到了春耕的時候了!能不高興嘛!

唐宋之後的卻深以為然,新年啊!誰不想過?又長大一歲呢!這可是喜慶的日子,每過一個春節都會覺得將來自己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大明

朱元璋咧嘴一笑:“嗬嗬,咱也喜歡過春節!咱登基後可是讓大明百姓都貼上了對聯,讓百姓們都沾沾福氣。”

一眾大臣麵上點頭稱是,背地裏罵罵咧咧。

福氣?這福氣給你要不要?

你難道不知道為啥百姓都一個個的都愛貼春聯,貼門神?

你看看洪武二年都幹了啥?好端端的幹啥要大封天下城隍?

你說的再多也改變不了那尊神可是一尊鬼神啊!!!

全國各地都修建了城隍廟就相當於你在全國各個城市都請了一尊鬼,百姓們能不怕?

真是不幹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