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充實的生活是一種幸福。
對於裝料工們來說,不管你昨天工作多麼累,今天都不允許休息,因為井下的生產不能停。
曉康喜歡跟著馬師傅一起工作,馬師傅工作起來,任勞任怨,一起裝滿礦車後,他會幫助曉康裝車。
馬師傅能來這裏工作,也全是因為關係。
晚上一起工作的時候,其他人分的礦車都裝完了,曉康依然不緊不慢的裝著車,張師傅和小楊便停下來,抽煙休息,馬師傅走過來,什麼話也沒有說,便不斷往曉康的礦車上裝起了沙子,直到將曉康的礦車裝滿,馬師傅才坐下抽煙休息。
黑夜裏,四個裝料工坐在沙堆上,努力恢複著體力,天漸漸的冷了起來,曉康剛開始還滿頭大汗,很快就感覺渾身冷的不行。
曉康看了看身旁的馬師傅說:“馬師傅,你以前做什麼工作的呢?”
馬師傅抽了口煙說:“我以前做的多了,做過小買賣,下過小煤窯,幹過建築,凡是能夠掙錢的,都會去幹。”
曉康問:“你還下過小煤窯?那很危險吧。”
馬師傅回答說:“我那個年代的小煤窯,全是靠人力采煤,條件相當的苦,煤老板為了省錢,就在地上向下打個洞,用籮筐將人送下去,再將用洋鎬挖出的煤裝進籮筐,煤老板掙了許多錢,可苦了我們工人,前幾年小煤窯的條件剛剛好轉,國家就來個資源整合,不達標的小煤窯都關閉了,能夠機械開采的,都被國有煤礦收購了。”
曉康聽後沉默了一會問:“那你怎麼到這裏工作的呢?”
馬師傅說:“我大哥在咱們礦務局總醫院當院長,他給找的工作,我兄弟五個,我是最小的,四個哥哥現在都在城市裏買了房子,隻有我住在老家的窯洞裏,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都開始往山下搬了。”
曉康接著問:“住窯洞可是冬暖夏涼,當時為什麼不把窯洞安在山下呢?”
馬師傅回答說:“當時貧窮,就應該找好的山口打窯洞,山下就不具備打窯洞的條件,人們就在半山腰打窯洞,住了一輩子窯洞。”
曉康又問:“那你怎麼不讓你哥給你找一個好點的工作呢?”
馬師傅說:“現在我就很知足,畢竟都各自成家了,能夠在這裏工作很不錯了。”
這個時候,老郭走了過來。叫叫嚷嚷的朝著四個裝料工喊:“不要休息了,快點將礦車推到井口。”
“一二一,推,車動了,大家不要停,一口氣推到井口,你別看有些人有蠻力,用不對勁,累死他也推不動。”老郭亢奮的喊著,那聲音劃破了夜晚的安靜。
曉康已經在這裏工作兩周時間,漸漸的適應了這種繁重的生活,當然,這裏的一切,都是新的開始,也不能更有助於以後的發展,作為一個大學生,曉康更應該去需要他的地方工作。
這兩周時間裏,曉康知道張師傅和小楊通過關係進來工作,張師傅的表弟在張家莊煤礦任總工程師,小楊是老郭弄進來的。
即使當個裝料工,也要通過關係才能夠當。想要當外包工工作,沒有硬的關係,一般人是進不來的。煤礦的關係網聯係著這裏的方方麵麵。
九月底的時候,項目一部經理找到曉康說:“從下個月開始,你就不用跟著他們裝料,跟著老段管理倉庫。”項目經理說完這句話,連看他都沒有看,就大步的超前走了。
就這樣,曉康十九天的裝料工生活結束了,開始了倉庫保管員的生活。
每天早上六點半,下午兩點半,夜裏十點半,都要開倉庫門,分別讓八點班,四點班,十二點班的工人領取井下所需材料。
這樣,曉康就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到了腦力勞動,隻需要記清楚東西放的位置就可以了。
曉康開始管倉庫,就要待在“大本營”,從早上到晚上都要耗在這裏,老段對曉康格外的好,有事沒事總愛找曉康聊天,不經意間問曉康:“生產經理和你什麼關係?他是你叔,怎麼你們不一樣姓。”
曉康想也沒有想便回答說:“他和我爸以前在以前工作,關係比較好。”
老段嘴角不經意笑了一下,鼻子發出了“哦”的聲音。隻是曉康不知道,這不經意的回答,讓這個閱曆豐富的老段看出了什麼。
不知道什麼時候,老段開始對曉康不客氣起來,開始用那種粗魯的語氣下達命令,曉康心裏想:“真是剛逃狼穴,又入虎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