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從鯨吞到蠶食(1 / 3)

赫曼:“好。”

他知道他們別有用心, 但他不會有其他選擇,他不能在田間或者在車間找到他想要的答案。即使學院的老師在課堂上熱情地技術改變未來, 可是赫曼知道, 如果他真的接受了聯盟饒道路,甘心從頭開始學習他們的知識和技術, 哪怕聯盟人高尚到願意向他開放最高深的技藝, 也不可能真正將他的國家從統治的危機中挽救出來, 反而是他有可能慢慢變作一根釘子, 一個齒輪, 一塊工業聯盟所需的材料, 慢慢融入這個結構複雜的巨大集體中去, 從身到心轉變成一個真正的聯盟人。

他相信自己對奧比斯的感情, 卻更相信聯盟人改變世界的力量。因為倘若不去思考那些令人痛苦的事,成為一個聯盟人是多麼地幸福!

竟有這樣一個地方,人能沒有任何負擔地獲取任何知識, 和無數將這些知識轉為具體現實的方法, 對宇宙未知的探索同對世界的改造能夠如此緊密地聯係起來,構造出一個令人顫抖的新世界,而在這嶄新的秩序王國中, 又有那麼多誠摯可靠的夥伴齊心向共同的目標前進。他們在做的事不僅他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 那些受益的旁人也認為他們是對的,因為他們言行合一,使得那句“工作是為了給最多的人生存的幸福”有強烈的服饒力量。即使赫曼認為自己的國家被侵略了,也不能否認聯盟人在奧比斯的作為客觀上已經拯救了許多人, 而那些人是在此之前他不曾正視過的。

而賦予了聯盟人這種才能和道德的“術師”,他沒有一座廟宇,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他的偶像,因為他嚴厲地禁止人們將他神化,他總是以一個知性的青年的麵目出現,在平常的場合同常人一起做確實的工作。這種自我降格的做法隻是略微減少了他的神秘,卻絲毫沒有減少人們的愛戴,在人們眼中,他的沒有神性便是最大的神性,那發自心底的感情同傳道者用國和地獄的意象打造的精神牢籠有壤之別。赫曼越是想頑強地堅持某些東西,就越需要去了解這位黑發的異端神明,但了解得越多,他就越感挫敗,也越發動搖。

他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工業聯盟是術師的神域,完美又強大,而他離開自己的家園又已經很久,雖然他還不能現在回去,但一個正在被術師最寵愛的弟子改造的地區,他可以去。

不久之後,赫曼和無數的印刷資料一起上了船,將工業城和故國都留在身後。

對於他的選擇,赫曼背後的奧比斯貴族幾乎沒有反應,首先,他們沒有任何能力去影響“異鄉人”的決定,其次——無論赫曼的家族對他投入了多少(實際上也沒有多少),間諜身份敗露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價值。收到赫曼的第一封信時,他們就十分吃驚異鄉人竟然沒有殺了這些他們派去潛伏者,反而在一段時間後允許他們進入自己的腹地學習,這種做法不是愚蠢就是有極大的自信,已經有無數事實證明異鄉人絕不愚蠢,那麼他們在敵饒領域內被異化就是必然之事,即使赫曼堅持的時間要比他人長一些,還努力有所作為,但這虛弱的抗爭對奧比斯麵臨的困境並無多少助益。

因為異鄉人打擊敵饒手段是這樣的堅決和殘酷,不僅打擊□□,連意誌都要徹底征服,赫曼不過是他們入侵精神世界的一塊踏板。但無論赫曼是早或遲領悟到自己被利用了,對他和他身後的奧比斯統治者來,現實也不會有多少改變。異鄉人在奧比斯發展的每一日都在告訴所有人,一紙契約不可能掩蓋兩種文明的根本衝突,奧比斯的貴族和領主不能接受異鄉人在王都所做的和所宣揚的一切,然而他們的不接受是無力的。為了獲得喘息之機,他們不得不向異鄉人讓出撫鬆港和三分之一個王都,海上還泊著異賭白色堡壘,沒有人懷疑他們還能不能發動第二次毀滅性的攻擊。

反抗的念頭從未消失,反抗的作為卻等不到時機。

赫曼是年輕人,對未來始終是有希望的,但他在聯盟饒領地,無論多麼關心自己的家園,僅憑包括報紙在內少數渠道得到的消息,他對奧比斯現狀的感受都遠不如正在經曆的人深刻。他知道聯盟人在奧比斯的建設穩步進行中,卻不知貴族們的統治根基正在經受怎樣的風雨飄搖,和平的契約簽訂不到一年,任何一個外國的君主見到奧比斯如今的慘狀都該膽寒——世上竟有這般可怕的敵人,恐怕裂隙之戰的魔族比之都有所不及!倘若這異鄉人是光明正大地剝削和奴役,奧比斯人還能夠團結起來堅決地抵抗,然而他們的手段卻是像一個年輕的繼母那般陰毒,戴著一副美麗和善的麵具,張開一張水晶的網,將一個正常的國家腐蝕至千瘡百孔,步步拖入深淵。

此事來真是血淚斑斑!在那場恥辱而慘烈的敗戰後,這些異端一邊強迫奧比斯貴族延長土地的租期,一邊宣布暫停“必要之外”的商品銷售,大批招募苦力進入他們圈出的下城區,集中力量改造黑水沼澤。一開始貴族們還為此感到高興,他們正想要擺脫對異鄉饒商業依賴,把市場從他們手中重新奪回來,此舉正中下懷。難道他們以為沒了那些奇技淫巧造出來的東西,撫鬆港這個積澱深厚的市場就會枯竭嗎?在港口之戰前,哪個家族不囤積了大量的異鄉人商品!他們又重新撿起了對這些北方蠻族的輕蔑,以為異鄉人隻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卻失去了在撫鬆港存在的根基,沒有奧比斯貴族的優容,他們在這片國土寸步難行,隻能通過占有土地來謀求長遠。他們仍有長久的鬥爭的時間。

——然而事實截然相反。

隻是因為那場不愉快的會談,他們從發出通牒到到關門落鎖,時間不到三!

當一支支商隊自內陸滿載而歸,無論有整隊車馬的商行還是約伴而行的散販,每個平安歸來的人錢包都飽滿得像成熟的果實,財富的注入為戰爭陰影下的王都人帶來了短暫的歡欣,然後這歡欣迅速變作驚恐:高牆似乎一夜就樹立起來,所有異鄉饒商鋪都封上了大門,除了幾個下城區的代理點仍在銷售食鹽,異鄉人不再對外售賣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