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高家花園(2 / 3)

這時裏屋的簾子挑動,保姆扶著一個穿著橘黃褂衫的白發老人出來,眾人立刻起身見禮,高昕迎著高老太太坐在左手邊的太師椅上。高老太太坐定,朝筱瑜招手示意將玉佩呈上來,筱瑜將玉佩遞交到老太太的手上,旁邊的保姆連忙幫戴上老花鏡,老太太看了玉佩激動的直抖:“沒錯,這是張家的傳家玉佩,傳嫡不傳庶、傳媳不傳女!”撫摸了玉佩,激動感慨了一番,老人很克製的還了回來,這麼重要的東西當然要兩方親自遞交的好,犯不著自己插在中間,這檔口一個疑問便飛出了:“怎麼這麼多年了也不見她回來找?”

“當年城破時,傳聞守城的9萬官兵全被倭寇俘虜殺害,奶奶一直以為張爺爺已死,便跟著楊副官去了理市,直到六年前才知道他還活著,也一直托陵市的張家在找尋,隻是一直沒有音訊傳來!”

老太太不屑的嘲諷道:“張家?不提也罷!當年若不是他本家那些個眼皮子淺的跑到政府去告發,偉庭至於匆忙逃離大陸嗎?你們找他們聯係,別說是六年,就算再過六十年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這倒是筱瑜的疏忽了。那年月張爺爺的國黨身份確實比較敏感,好在他有高家庇護得以及時逃離這場政治漩渦,也算是他的福分。筱瑜這次來陵市,原以為尋找張爺爺會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沒想到第一天便有了眉目,這真是連老天爺都在幫忙了,居然還是通過老姨婆來傳信!能讓筱瑜見到老姨婆的真顏,也是筱瑜的福分。因為來的匆忙,也沒帶什麼好禮,素聞老姨婆喜愛蘇繡,筱瑜這兒有幅自己繡的雙麵台屏,希望老姨婆能喜歡。”說完,示意何氏幫忙將那個扁平的木盒子取了過來。

果然是窮親戚,送給長輩的見麵禮居然是件不花錢的!高太太一副看好戲的神態積極幫著打開漆盒,隻見漆盒中明黃色的絨布上躺著一塊雕花小台屏,隻有四十來公分大小,筱瑜幫啟出放在案幾上,隻見一麵繡著怒放的牡丹,一麵繡著壓彎了枝頭的石榴,好一個花開富貴、多子多福!單這寓意就很討老太太歡喜,更別提構圖精巧、色澤自然、繡工細膩,就連屏架都是難得的老酸枝木,雕工也是精細非常,老太太一把玩便愛不釋手了,連道:“丫頭有心了!”

“老姨婆謬讚了!不過是些手工活,難登大雅,隻是匆忙間挑選的,難得的是它竟順了您老的眼,也算是給它找到了最好的歸宿。筱瑜這裏還有一份禮物是送給表舅的,還望表舅不要嫌棄禮輕。”說著轉頭提了剩下的盒子遞了過來,高昕以為也會是件小繡品,筱家祖輩曾做過宮廷繡師,繡藝自然非凡,剛才那件小台屏做工精細,屬雙麵繡中的精品,這禮可一點也不輕,但自己畢竟不太愛好收藏繡品,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個雞肋,他漫不經心的打開盒子,竟是一個小巧的粉青色香爐,金絲鐵線的裂紋,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如果自己沒判斷錯的話,應是傳世不多的宋代哥窯,高昕立刻收起了對這位世侄女的輕慢:“表侄女何必這麼見外,這倒是讓表叔有些過意不去了!”

坐在一旁不管是刺繡還是古董皆一竅不通的高太太眼神更複雜了,雖然她半點沒看出門道,但老公從“筱小姐” 到“表侄女”這一稱呼的轉變,足以見收的禮何其重。隻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收了這禮物就得要幹活,好在隻是幫忙聯係一下表舅父,真真的舉手之勞。最讓自己鬆口氣的是,這不是個窮親戚,說不定將來某個時候還能在生意場上幫到自家,所以接下來看到奶奶將手上戴了幾十年的祖母綠手鐲戴在了筱瑜手上也沒太大反應。長者賜不可辭,筱瑜大大方方的收下了鐲子,和高老太太拉起了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