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話說得委婉,意思卻很明白:阿奇得留在北京陪我們。王繼周夫婦心裏跟明鏡似的,雖然藍星通訊有阿奇股份,可杜老關係擺在那,他不發話誰敢攔下政審。看他那意思,除非他死,否則誰也別想把杜奇往那窮鄉僻?、險惡之地調。
杜老死?虞虹瞅著老人家直挺的腰板和矍鑠地精神,這幅身板再活十年都沒事。到時候曼曼孩子都大了,有什麼調動也不會太辛苦。
孩子們都願意,外部因素也全部接觸,還有什麼好阻攔的。
王家這關過了就是準備婚禮,王繼周雖然盡量對三個孩子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五根手指頭還有長短,他最疼的始終是王曼。虞楠也疼妹妹,肉團子更是最喜歡漂亮的姐姐,姐弟三人壓根不會因此產生嫌隙。
如今掌上明珠嫁人,他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熱情。於是王氏集團的人發現,他們素來以好脾氣著稱的董事長無時無刻不處在一種焦慮中,連續一周天天把公關部同事罵得狗血淋頭。
再一打聽,原來是那個比明星還漂亮的大小姐要嫁給官二代男友。資曆淺的年輕人不明所以,在集團呆久的和有孩子的人紛紛理解。
這些老人多數是幾年前遭遇下崗的職工,是王記餅鋪在他們最絕望的時候伸出援手。雖然開始不習慣,但一年又一年,王記餅鋪越來越好,他們現如今活得比過去還體麵。
這些人對王家懷有一份感恩之心,如今王曼結婚,他們想表示下。可王曼什麼都不缺,這可怎麼辦?想來想去,他們最終想出一個主意。
這些下崗職工分布在全國各地,有些甚至已經出國。聯合起王家曾經資助過的人,每人出錢買一朵鬱金香、
一朵鬱金香並不算很貴,比起王家給予他們的,這點錢著實太少。一點點錢從世界各地彙過來,共同打到王氏集團北京總部公關經理的賬戶上。集團上下紛紛做起閉嘴蚌殼,瞞著王繼周買來一朵朵象征著祝福和幸福的鬱金香,穿成串裝點整個婚禮場地。
王繼周這邊也沒閑著,王記餅鋪每開一家店,第一天的營業額全都原封不動地存進銀行。他單獨拿這筆錢去投資,由於經營良好,這筆不斷增加的錢翻了好幾番。
這次為了閨女結婚,他全都取出來。本想換成百元大鈔平鋪在會場裏,但虞虹打住了他。因為那樣不僅鋪不開,還可能背上毀壞人民幣的罪名。可這是他多年願望,怎麼能輕易放棄?
想了又想還真讓他想出辦法,他機智地將所有錢換成黃金,然後拿來閨女和阿奇第一次去北京時,路過楊柳青時薑嬸送的那對年畫娃娃,將兩個娃娃頭像刻在正麵。正麵都一樣,背麵則完全不同。每塊金磚背麵都有一個大字,那是他寫給閨女的一封信,信中有對過去的回憶,更有他們全家對曼曼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婚禮前一天,當他指揮工人把裝在鋼化玻璃中的金條拿來鋪路時,推開會場門就看到這漫天花海。
誰擅作主張!
可惡,這麼好的主意竟然不跟他說一聲,閨女婚禮的花應該由他這個當老爸的來買。
剛準備教訓公關經理一通,得知理由後他久久無言。正當公關經理惴惴不安,以為弄巧成拙,搶了老板寵閨女的權力時,卻見麵前風度翩翩的老板滿臉感慨:
“是我應該感謝你們,沒有員工的貢獻,就沒有現在的公司。大家辛苦了,婚禮當天還在上班的員工,工資按三倍算。”
大福利!大多數人都為白拿錢而高興,真心祝福王曼婚禮。有極個別因為出了幾塊錢買鬱金香而各種不平的人,如今卻是被打臉啪啪啪。
終於到了結婚這天,王曼特意選擇了中式婚禮。杜、虞兩家身份特殊,宴請賓客名單也很鄭重。這些老一輩人對西式婚禮很抵觸,漫天白色好看歸好看,可跟發喪似得忒不吉利。現在見到潑天喜氣的紅,他們心裏正痛快。
吉時到,穿著傳統漢服的杜奇牽著王曼走進來。各家長輩見到二人無不眼前一亮,雖然新娘蒙著蓋頭,但新郎卻足夠精神。
現在的年輕人,還嫌棄中式婚禮土氣,硬是要穿什麼西裝。明明是自己長得不合格,看杜家小子穿上這不挺精神,他們看著比穿西裝好看多了。
年輕人也眼熱,原來漢服也好看。低頭沉浸在金光大道中,完全父親這股土豪氣震懾的王曼不知道,因為她和阿奇,這個看臉的世界掀起了一股傳統婚禮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