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還是很能說得上話,有他出麵,邀請函很快便郵到了王曼家。厚重地牛皮紙上印著繁複的洛可可式花紋,邀請函正文用的是花體英文字母,而在最上方則是正楷的中文。
邀請函拆封時史蒂夫也在,在第一天吃過王家剩下那半張餅後,他便以各種理由賴在這裏。明麵上是要交流東西方廚藝,實際誰都知道他在騙吃騙喝。
偏偏他生得一副好皮相,金發碧眼,而且肚子裏還真有點墨水。即便王曼有元寶這個精通古今中外美食的作弊器,可它已經好多年沒再更新過,而史蒂夫一些獨特的見解,每每引得元寶驚呼。
元寶的存在當然不能告訴其它人,王曼也就成了傳聲筒。
這下史蒂夫可就驚奇,他對美食的理解源自祖傳天賦,更來自於他享用各國美食後的融會貫通。這幾天他在中國聽到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紙上談兵終覺淺,有些事情沒有經曆過,終究不會有太深刻的體驗。而王曼才多大,她有沒有出過國,這些精致的西點她吃過沒?
他可以肯定沒有,但她竟然有如此到位且一針見血地看法,這不得不令人感到驚奇。
每當此時王曼都自覺汗顏,而後笑著說:“都是跟我爸學得,他做菜最好吃了。”
被閨女誇獎地王繼周一臉滿足,十足慈父,偶爾虞虹在家也會點頭表示同意。從她插隊那會繼周做菜就好吃,那時候物質匱乏、材料簡單,能做出的味道有限,現在家裏啥都不缺,繼周肯定做得更好吃。
說到廚藝她就汗顏,無數次燒廚房的經曆讓家裏所有人聞她進廚房而色變,現在就連最小的兒子,也知道用小肉手拉著她和楠楠地衣擺,奶聲奶氣地說:“女子遠庖廚。”
虞虹認真嚴肅地形象深入史蒂夫內心,她都這麼說,那王曼真是跟王繼周學得。他知道這世界上有天才,王繼周味覺格外敏銳,他就是站在美食界金字塔?端的那一小部分超級天才。
美食無國界,吃多了王繼周做得菜,肯定他的天賦後,他的舉薦變得更加真心。
美食協會那些人多少了解史蒂夫,他的確有手腕,但卻是真性情,能讓他誇的廚師,手藝肯定有保證。
西方人對東方人鄙視又排斥,一方麵他們著眼現在,認為先進的西方樣樣強於東方;另一方麵,中國人的勤勞和聰慧又在搶奪著屬於他們的機會。
本來他們打算賣史蒂夫個麵子,讓他走個過場,然後做墊腳石打道回府。但如今部分人卻改了主意,史蒂夫評價如此高,要不我們試試?
幾位老白男(老年白種人男性)對視一眼,托著下巴剛準備說話,會議室內最後一員到位。此人個頭不高,穿著得體的西裝,最引人注目地則是他那一臉黃皮膚,在一水白人中格外醒目。
“曾,你可算來了。”
被喚作曾先生地中年人始終笑嘻嘻,然後拋下一顆重磅炸彈:“這次參賽那個中國人,可是連上麵都在支持。”
“曾,你說得上麵是從來不管這些的中國政府?”
中年人點頭,他正是周邊幫杜奇找的那個現人。英治時期他便在香港開餐廳,憑借一手祖傳好手藝和良心品質賺了大錢,餐廳那些老饕也成為他的人脈。這次他雖然應了周邊,但也沒怎麼上心,直到這兩天去銀行辦業務,聽工行的王昌平主任說起王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