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繼周以前很自卑,但近幾年的成功讓他對自己有信心,也讓他堅信努力必有收獲。
在老家市裏領導找他給企業和學生代表做演說時,他曾在演講稿結尾如此寫道:
十年前我常常想,如果一個人沒有關係沒有家財,踏踏實實不諂媚不結營,那這個世界會給他成功的機會嗎?
在座諸位或許踏入社會多年,或懷揣著對世界的美好憧憬,但多數人心中無不有這麼種想法:我們的國家是個關係社會,有關係有後台做什麼事都水到渠成,孤身一人到哪都寸步難行。
但今天在這裏我要說的是,隻要你努力奮鬥,那就一定能成功。因為曾經,我也是一個無背景無學曆無金錢的三無之人,年過而立依舊一事無成。
但今天站在這裏,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隻要肯奮鬥,任何時候都不算晚,成功在遠方等待著你們。
這場演講正值最後一次下崗浪潮之際,無數中年人離開熟悉地工作崗位,回首故鄉遙遠、抬頭前路依舊茫然,而他們的孩子也陷入了恐慌,整個家庭驚懼且憤怒。
而這一番話激勵起無數人的鬥誌,王繼周那麼個小學沒畢業的中年莊稼漢都能混成這樣,為啥咱們不行。
說他有個好老婆?虞書記那樣的人什麼眼光,怎麼可能隨便看上個農民。沒看是王繼周成功當老板後,兩人才結婚。
激勵效果一等一的好,這番講話的錄像帶,也隨著王記餅鋪在全國各地開業,帶到每個店裏激勵員工。
當然不僅如此,這番話中也體現出王繼周的自信。這種自信不是自大,而是他對於自身為何成功的理解。誠然王記餅鋪在擴大途中,獲得過來自虞杜二家支持,不過鄒縣的店卻是他和曼曼一點點從無到有打拚出來。
如今鄒縣最老的那家店,一個月淨利潤也能達到五位數。以現在的消費水準,一般人月入這個數,也絕對算得上富裕。
所以他有一種自信,即便不靠任何人,他也能給自己所愛的人安定幸福的生活。
即便這次美食大賽是世界性質,評委也個個享譽盛名,但他也絲毫不膽怯。見閨女也讚成,他當場拍板——參加。
這些年他認識的朋友越發高端,也跟著下過不少高端的館子。不是他有意貶低,那裏的菜真沒他做得好吃。不隻他一個人如此認為,偶爾有朋友被他帶回家家吃飯,再挑選外麵飯店時都多了份挑剔,而且對再次到他家享用餐點充滿期待。
他實力擺在那,不用怕任何人。
聽見一家子答應這麼痛快,史蒂夫心裏更是有了底。不管王繼周廚藝好不好,憑著這份大氣,參賽表現就不會差。
“好,我手裏正好空一個名額。雖然比賽高手如雲,但中國大陸這是首次有人參加,單憑這個,你們關注度已經足夠。”
史蒂夫沒有說的是,他手裏的名額早已安排自家餐廳,這個名額還是他問朋友借來。他個性一向如此,雖然平時挑剔,但真正看順眼的人,不會計較太多。
若真追究起原因,無非就是:有錢,任性。
他這番話的確足夠客氣,而且也解決了所有後顧之憂,一般人聽到一定如夏天喝了雪水般熨帖,可王家眾人卻不盡然。
我們參賽就是為了得獎,也有實力拿獎,可不是為了什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當然我們很樂意在贏了之後,笑嗬嗬地說這句話,體現關懷國際友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這是必須的。”
最後還是王繼周說出這句似是而非地話,王曼坐在杜奇旁邊,一塊跟著眯眼微笑。全家人一模一樣地眼神,讓對麵喝著王家特質飲料的史蒂夫突然打個寒顫。
他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明明幫了個大忙,跑來送溫暖獻愛心,怎麼總感覺得罪了這家人?下一秒他注意到這一家子天使般的麵龐,即便眯眼笑著也美到讓人賞心悅目。
這樣好看地模樣怎麼可能是在生氣,一定是他的錯覺。
矛盾地情緒讓史蒂夫走時腳步有些扭曲,配合著他西方人獨有的好身材,頗有種跳探戈之感。王曼抿唇輕笑,杜奇刮下她鼻子,開始分析在香港參賽的利弊。
雖然不像虞楠一樣圍著地球到處執行任務,但杜奇也去過不少地方。前後兩世王曼沒去過香港,她還記得重生前那邊學生們正在中環鬧得歡。
可在杜奇口中,她卻了解到另一個香港。和平穩定繁榮,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港人,素質一般都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