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心中一顫,雖然他早有心理準備——燕王絕對不會應詔回返,但親耳聽見這一消息,還是有些震動。他知道,燕王的奪皇篡位之心,絕對不會有任何動搖了。
****************
朝會完畢,朱允炆沒有宣布退朝,卻帶著滿朝文武來到了殿外的廣場上。絢爛的陽光照射下來,林沐風指揮著數十個錦衣衛將幾個紅木油漆的大箱子抬進了場中。與林沐風會心地對視一眼,朱允炆撇開太監的簇擁,大步走到場中,從一個大箱子裏取出一本賬本模樣的東西,揚手朗聲呼道,“諸位愛卿,可知這是何物?”
眾臣愕然,齊聲呼道,“臣等不知。”
朱允炆麵色一變,漸漸陰沉下來,聲音也變得非常冷厲,“諸位愛卿,這是齊王交給朕的一些物證——十幾年來,齊王在山東搜刮民財聚斂財富,而這些財富他都送進京來用於了向一些朝中大臣行賄。而這,便是他一筆筆記下的賬本,向誰行賄,數目多少,何年何月,皆有清楚的記錄。這幾個大箱子裏麵,全部都是賬本,諸位愛卿說說,朕應該怎麼辦?”
眾臣中皆惶然一驚,那些心中有鬼的文武大臣更是心裏一個激靈,一個個都驚慌失色呆呆地垂下頭去,連個屁都不敢放。他們心裏明白,這皇上肯定是已經掌握了他們受賄的證據。不過,他們如今才明白,朱榑行賄範圍居然是如此之廣——連證據都裝了幾箱子,可見涉及到多少人了。原本,他們私下還以為,受賄的僅僅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人而已。現在看來,也就是因為如此法不責眾,真要較真容易引起朝廷癱瘓,朱元璋這才生生壓下火氣用雷霆手段平息了此事。
法不責眾?他們心懷僥幸地思量著,但心中還是非常忐忑。因為,如果皇帝真要追究起來,他們都難逃大明律法製裁。
朱允炆有些憤怒的眼神從眾臣臉上一一滑過,漸漸變得沉靜起來,他突然淡淡一笑,“諸位愛卿不必驚慌,朕思之再三,決定給這些受賄的臣子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
眾臣心中一鬆,不自覺地跪拜在地,場上響起了低沉的轟然的山呼萬歲聲,“皇上聖明,臣等不勝感激。”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即改,善莫大焉。”朱允炆神色平和下來,擺了擺手,“諸位愛卿平身吧。朕希望你們自今往後,恪盡職守廉潔奉公,不要讓朕失望,不要讓大明天下的萬萬子民失望!”
“皇上聖明!”眾臣又是一聲高呼。
“林愛卿,將這些箱子帶進朕的禦書房,悉數封存起來,貼上朕的禦筆封條,任何人不得擅自打開。”朱允炆大聲道,向林沐風使了個眼色。林沐風會心一笑,帶著錦衣衛們抬著箱子向禦書房行去。這種處置方式,是林沐風跟朱允炆商議後的結果,封存證據雖然意味著不再追究,但也意味著如果這些人再犯,必當加倍懲處。封存的證據留在宮中,對於這些臣子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震懾。同時,也是他們倍加向朱允炆和大明朝廷效忠的動力。
……
朱元璋死後突然神秘失蹤的齊王朱榑被押解回京了。朝野上下謠言四起:有人說齊王試圖謀權篡位,被皇上抓了一個現行關押在一個秘密場所,不日就要處死;也有人說朱元璋有遺命,讓朱允炆放朱榑歸藩回山東青州府;還有人說朱榑與燕王勾結在一起,準備裏應外合擁立燕王為帝……種種的流言蜚語滿天飛,心裏最惶然不安的還是齊王府上下一幹人等。“看守”齊王府的錦衣衛下午突然就撤了,但府中人一直等到深夜也沒見朱榑的人影。
第二天上午,林沐風剛剛參加早朝回來,林虎就來報說,齊王世子朱永年到訪。林沐風淡淡一笑,“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