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挑釁還是宣戰(2 / 3)

蔡容在建設上起到的作用可圈可點,但是他最大的貢獻並不在這上麵,蔡容把奴隸當中會說漢語的,並且在平時勞動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奴隸挑選出來,讓他們擔任一定的低級職務,並且給予他們相對比較好的待遇,讓他們來參與到奴隸的管理當中來。盡管麻逸島軍方對此有些微詞,但是卻被王靜輝暫時給壓了下來——他將戰俘變成奴隸除了為了加快大宋基礎建設之餘,更重要的是同化這些契丹人和黨項人。民族之間的仇恨不會這麼快便被壓製下去,不過西夏已經亡國,遼國也相差不遠,未來的日子還很長,沒有必要在管理這些戰俘的時候通過苛刻的手段來讓這種仇恨繼續加深。

雖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改良措施,但卻得到了王靜輝的讚許,而且在戰俘當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看管這些戰俘的宋軍對待戰俘的手段非常生硬,還真的把戰俘當成奴隸了,除了幹活之外便就是給這些戰俘帶上鐐銬嚴加看管,在這些宋軍看守下,奴隸們已經發生多次小規模動亂。

蔡容對奴隸們采取非常寬厚的管理方式,並且加大了對奴隸的生活改善措施,在他到任後的一年當中麻逸島奴隸死亡數量和前期相比有了顯著的下降,這反過來也促進了工程進度的提高。最讓人吃驚的一次便是當地土人襲擊礦場,結果蔡容發動奴隸們配合宋軍反擊,居然大勝當地土人,這件事在報到汴都開封後讓所有的官員對蔡容都刮目相看,這也讓大宋統治高層第一次對蔡容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

這一次王靜輝所看到的奏章是蔡容的一份彙報,有點類似年終總結的意思,麻逸島經過這兩年的大規模建設後,每年可以產銅兩百萬斤(宋製一市斤等於今天的640克,兩百萬斤合今天的1280噸),而且兩年前發現的金礦和銀礦同樣經過擴建後,每年可以為朝廷提供銀八十萬兩,金十六萬兩(宋製一斤合16兩)。更重要的是在麻逸島南部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金銀礦,雖然規模還無法估算,但比先前所發現的兩座金銀礦的總儲量要大的多,而且礦石成色也不是先前的金銀礦所能夠相比,如果朝廷能夠加大力度進行建設的話,這座金銀礦到明年的時候產量就會超過現有的金銀礦!

當然奏章上還有新開拓良田十餘萬畝,加上先前的五萬畝,年產糧食可以達到一百二十萬石,除了可以滿足麻逸島本地奴隸和守軍的供應之外,還可以通過海運直接為大宋年供應八十萬石糧食。大宋到今天還是大小災害不斷,不過像熙寧二年所發生的那樣的旱災是沒有了,八十萬石糧食可以有效的供應大宋南方,緩解那裏糧食緊張的局麵。

“恭喜聖上,我大宋最近各方麵好消息頻傳不斷,這實乃聖上英明治國所致!”王靜輝在看過奏章後,趁著皇帝趙頊高興的時候狠狠的拍了一記馬屁,差點兒沒有把自己的牙給酸倒。

“看來這拍馬屁也不是件容易事啊!”王靜輝心中暗暗想到。

皇帝趙頊聽後也是開懷大笑,最近大宋的好消息實在是太多了,收複燕雲使得皇帝趙頊更加信心滿滿,太祖太宗皇帝沒有辦到的事情,在他這一代上終於做了一個了斷,更讓他舒心的是王靜輝在和遼國談判的時候居然爭取到了每年遼國要向大宋交五萬貫的“歲幣”。盡管在今天五萬貫和大宋年歲入根本不成比例,但是這五萬貫歲幣卻讓每一個大宋人都找回了自信,而自宋真宗開始的恥辱也一並洗刷幹淨,論自豪感自然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了。

“愛卿薦人有功,這蔡容頗有才幹,麻逸島這麼荒蠻的地方居然打理的井井有條,朕要重重賞他!”皇帝趙頊笑嗬嗬的說道。

“聖上,麻逸島的開發不過才剛剛開始,以後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至少臣知道到現在麻逸島上我大宋總共開墾了不過不到二十萬畝的兩天而已,整個麻逸島可供種植的良田遠不止這麼多,還可以進一步進行開發,如果操作得當的話,二三十年後麻逸島將會變成我大宋的糧倉,我大宋就算遇上再大的自然災害也不用畏懼了!”王靜輝笑著說道。

“說得好!朕要派更多的廂軍到麻逸島上開墾土地種植糧食,不過這麻逸島上現在更值得去做的還是開礦,根據蔡容的奏章,麻逸島的銅礦儲量十分豐富,也正應證了愛卿當初對此島礦藏儲量的分析,麻逸島居然以一島的銅礦可比我整個大宋所有的銅礦,這不能不叫朕感到驚奇!”皇帝趙頊微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