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於中這一仗倒是打出了不少好事兒。隻是……皇阿瑪,朝廷應該如何獎賞呢?他如今可已經是從一品的滿洲水師提督了。”胤礽又微笑著向康熙問道。
“奴才以為可賜於中為武英殿大學士!”聽到胤礽的話,佟國維搶先說道。
“武英殿大學士?佟相你這是不對了,於中算哪門子大學士?……皇上,依臣看,還是賜給於中一個爵位算了。他不才隻是一等子爵嗎?升為伯爵他肯定高興到沒邊兒。”高士奇說道。
“嗬嗬,別急嘛。於中不是還沒到京城嗎?還是等他到了再論功行賞吧。”康熙笑著揮揮手製止了其他幾個想發言的人。
“皇阿瑪。據兒臣所知,立功的可不止於中一個人啊。還有台灣總兵年羹堯也一起出兵了,而且,聽說在此之前那年羹堯還收複了琉球。”胤礽又突然說道。
“年羹堯?”康熙和高士奇都是小小的吃了一驚。雖然這個名字所代表的人對他們兩人來說隻不過是個小人物,可是,這個小人物卻是讓他們印象深刻。隻是,於中和年羹堯這兩個人一個地北一個天南的,怎麼又湊到一起去了?該不會是又鬧出什麼事兒來了吧?康熙和高士奇幾乎同時想到。
“是啊。皇阿瑪。兒臣這消息還是從胤禛那裏聽到了。年羹堯是胤禛的門人,所以,打完仗回到台灣之後,就把這事兒寫信告訴了他。”胤礽說道。
“收複了琉球?琉球有什麼好收複的?前幾年那琉球國王不還派人來北京進貢來的嗎?皇上還封那尚……尚什麼來著?”佟國維轉向其他幾個同僚問道。
“琉球國王尚敬,皇上封其為中山王!”張廷玉說道。
“不錯。封了中山王……”佟國維點了點頭,又朝胤礽問道:“那尚敬既然能派人來北京進貢,自然是一國之主,年羹堯跑到那裏又能收複什麼?”
“佟相有所不知。那尚敬雖然名義上是一國之主,可是,國中實權卻一地掌握以日本的一個藩候大名手中,好像叫什麼沙摩的,每次進貢,我朝回賜的物品也盡被那日本藩候奪去,尚敬不過是一傀儡。年羹堯得知以後,趁練兵之機,出兵琉球,幫著尚敬重掌大權,趕走了那沙摩人。故而稱為‘收複’。”胤礽說道。
“哦?既然年羹堯立有如此大功,怎麼不見他上表請功?”馬齊問道。
“沒有證據,怕有人說他脅迫琉球國王。”胤礽雙手一攤,答道。
“那現在又有證據了?”佟國維問道。
“不知道。不過,那沙摩人被年羹堯打敗,退回日本之後並不甘心,曾又數次挑釁,所以,年羹堯便駐兵琉球,並意圖帶兵前去攻打其老巢。隻是由於兵力不夠才沒有妄動。不過,卻沒有想到,等到他要動手的時候卻遇到了於中一路橫掃,所以,兩人便合兵一處,共同立下了這場功勳!”胤礽答道。
“這麼巧?”在場的人隻有康熙和高士奇知道於中和年羹堯之間的那些舊事,兩人都是生著七竅玲瓏心的人,聽了胤礽的描述,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胤礽好像是在幫年羹堯爭功,或者說,是在變著法子說於中在搶本應屬於年羹堯的功績。可是,這種想法很快就又被兩人推翻了,因為事實根本就站不住腳。年羹堯就那麼點兒兵力,就算於中不搶,他又能立多大的功勞?可是,胤礽所說的年羹堯怕人說他脅迫琉球國王,這個“人”又是指的誰呢?不會是於中吧?
“這麼說,年羹堯也是立有功勞的。而且,如果他收複琉球之事是真,那麼,護我藩屬,揚我國威,顯我朝仁義之風,這又算得上是一場大功。”馬齊說道。
“馬相你說的確不錯。不過,這些事終究是發生在海外,還是得弄清楚再做結論的好!”高士奇看了看康熙的臉色,出麵說道,一點兒也沒有剛才聽到於中打了勝仗之後立即就歡呼雀躍的樣子。這是信用度的問題。十多年來,於中等人的表現實際上已經可以獲得包括康熙在內的他們幾個人的信任,而年羹堯的前科就嚴重了。
“事涉外國,確實應當弄清楚!”張廷玉也說道。
“皇上您以為如何?”佟國維問道。
“既然都這麼說,那就去查一查吧。”康熙答道。
“皇阿瑪,兒臣願出麵查核此事!”胤礽向康熙拱手請命道。
“你?……也好。就由你出麵吧。”康熙沒想到胤礽會自動請膺,不過,胤礽終究是太子,當著臣子的麵他也不好拒絕,便答應了下來。
“兒臣一定把事情弄清楚,不讓皇阿瑪失望!”胤礽向康熙拱手說道,誰也沒有注意到他眼角的那一絲得意。
“嗯,這樣就好!”康熙點了點頭,又朝下叫道:“高士奇!”
“臣在!”
“於中打了這麼一場仗,應當進京好好給朕說說。你去擬旨,讓他進京見駕!”康熙說道。
“臣遵旨!”
……
康熙的旨意傳了下去,可是,他和幾個臣子卻並沒有等到於中。據奉天傳來的消息,就在聖旨到達奉天的前一天,尼布楚突然暴發sao亂的消息突然傳到了於中的那裏,所以,於中已經動身快馬加鞭的向尼布楚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