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七章 施家事-海防事(1 / 3)

“俄羅斯與我大清接壤,且其國向來貪欲難填,與其為是否派一人而與之交惡,並非良策;而且,土爾扈特雖遊牧他方,卻心懷故國,若因此次出兵之事與俄羅斯朝廷交惡,恐傷我大清愛民之德!所以,借將與之並無不可。想那歐羅巴各國也不會為了一個人而與我大清斷絕往來。至於借兵,其實也是此理。俄羅斯貪婪,如今又與諸國大戰,雖不知其最後能否得勝,可是,必也會出現一班精兵強將,此非我大清之福。所以,借將之時,也要借兵。也就是派一將領,多帶一些人前往,名為保護,實際是為了讓這些人親臨戰事,這樣一來,一:多人多眼,可了解西方戰法,知其優劣之處;二,所謂居安思危,我大清此時已經太平天下,鮮有戰事。雖剛曆有‘西征’之戰,帶兵之人卻多為軍中老將,恐難保長久。所以,多派少壯人馬前往經曆些戰火,這些人回來之後,散於各處帶兵,對我大清自是有益無害!……”

羅欣給胤褆出主意的時候,並不認為自己的主意能夠讓康熙和諸大臣們接受,隻是讓胤褆自己琢磨著辦。結果,胤褆想來想去,就把羅欣的主意改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大哥說的有道理。那不知大哥可曾想到了這要派到俄羅斯的將領人選?”胤褆一說完,胤礽立即就開口問道。

“不瞞太子殿下,臣正好想到了一個人選!”哼,如果朝廷真的派人西去,這個帶隊的人日後肯定前途難以限量……這麼一個位子,哪能讓你這個無能的太子抓到手裏?胤褆看著自己的兄弟,暗暗想道。

“那不知大哥決定選誰?”

“回殿下,臣想到的人選是‘西征’之時屢立戰功的一員年青驍將,此人名叫年羹堯!”胤褆得意道。

“年羹堯?那小子不是四弟的門下嗎?不錯,西征的時候確實立過不少戰功……”胤礽心思一轉,就想到了那位在年青將領裏的名頭排名依舊很高的年將軍。不過,雖然想到了,他對這位年將軍印象卻不太好。

“既然大哥連人選也想好了,我這個做兄弟的,也就不多嘴了。不如這樣吧,皇阿瑪,聽聽大家的意見如何?”既然想明白了,以後自然會安排。胤褆麵容得意,胤礽的笑容也挺燦爛。

“不錯,諸位愛卿,你們覺得胤褆說得怎麼樣?”聽了二兒子的話,康熙麵無表情地點點頭說道。

“皇上,奴才以為大阿哥所言甚是有理。可是,我大清身為天朝上國,當自修禮樂、待諸國以誠,以此,方能萬國來朝!若是待他國一以親近,一以無視,此非我大清應有之氣度。……況俄羅斯虎狼之性,久久覬覦我大清國土,直到見識到我大清之武力強方才有所收斂。聖上大德,不追究其侵犯我國土之責,可謂仁至義盡。可惜,其國不僅不知感恩戴德,反而得寸進尺,先是求開海關,如今竟又要借我大清兵將神威以抗外敵,如此貪欲難填之國,奴才以為,不搭理也罷!”聽完了胤褆的話,佟國維出言奏道。

“佟相此言差矣。不搭理?……可能嗎?那俄羅斯國土之廣,與我大清結壤不下萬裏,若是起了紛爭,怎麼辦?”高士奇反駁道。

“高相,黑龍江設立海關之前,俄羅斯與瑞典爭雄歐羅巴北方,勢不及,且步步後退;開海關之後,其國驟強,連戰連捷,此皆我海關所與之利也!如今,其國又求我大清兵將,高相,你焉知這不是俄人詭計?”佟國維毫不示弱,立即出言回擊。

“嗬嗬,這回佟國維倒是下了功夫!”聽著佟國維一套一套的說辭,高士奇禁不住暗暗想道,可是,他正想再說話,卻被康熙攔住了。

“好了!朕都知道你們是什麼意思,再爭也是無益。”擺擺手,製止了佟國維和高士奇的爭辯,康熙也不再理兩人,而是把臉轉向了自己的大兒子:“胤褆此回所言倒是十分有理,頗有‘居安思危’之意,十分難得!來啊,拿朕‘西征’時的佩刀來!”

……

胤褆如願以償的享受到了眾人那甚感詫異與驚羨的目光,他居然得了康熙的皇帝佩刀,而且還是康熙親征葛爾丹時所佩帶的那把戰刀!這可是夠惹人妒忌的了,最起碼,那位太子殿下的眼睛就紅的發亮。不過,胤褆卻依然有些後悔。因為他覺得,這回如果把握的更好一點兒的話,所說的內容再好一些,再容易讓人接受一些,說不定他的爵位會從直貝勒晉為直郡王也不一定。

……

胤褆在完成君前奏對,並恭領了康熙的佩刀之後,被康熙準許先回府洗浴一番,待會兒再進宮與諸臣一起接受賜宴。不過,雖然他走了,上書房裏的諸人卻仍然在討論其它的問題。——康熙已經定調:不能老是慣著俄羅斯,所以,俄羅斯借將之事是不可能了。

“施愛卿,你那個兒子施世綸表現不錯。此次在安徽,他的所作所為堪稱清廉能吏,幫朕清理了一大幫國之蠹蟲,大得百姓之心,當地人皆稱其為‘施青天’。朕許他這安徽按察使之位,升職雖嫌稍快,卻也不算過分,你也不用這麼著急上火的跑到北京來叫停吧?”胤褆退出後,康熙先對施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