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名,讀者第一感覺這可能又是一部搞笑的抗日神劇,無稽之談,其實不然,故事在那個年代是真實發生過的,就連猴王也是真實存在的。
在南京棲霞區堯化,有一座道士墓,很受當地人敬仰。此處就是小說主人公“小郎中”(道長)的衣冠塚。這位抗日道長殺敵救民的故事在當地口口相傳,曆久彌新,在區誌和道教史料等文獻中也均有記載。
南京失陷後,道長所在的二郎廟也未能免於戰火,大多數道士被鬼子殺害。道長因外出雲遊參訪,方才躲過一劫,暫避於棲霞寺,目睹了南京大屠殺的整個過程。道長的命運從此改變,憑借一人一猴一杖走上了殺敵報國之路。道長與猴王配合,神出鬼沒,采用偷襲落單鬼子兵的辦法獵殺鬼子,頻頻得手。每次殺敵之後,道長都會在死鬼子身上留下紙條,上邊寫著一個“死”字,令那些外出騷擾的鬼子散兵聞風喪膽,懷疑碰上了鬼。
關於猴王的傳說也有不少。道長為了苦練猴拳,養了一隻猴子,日夜觀察猴子的動作,模仿獨創了一套實用的猴拳、猴棍,鬼子進來後,人猴配合,正好用於實戰。還有一個版本是,道長在棲霞山上救下了被鬼子屠殺了族群的猴王,悲壯的猴王從此與道長同仇敵愾,一起殺敵報國。所有關於道長殺敵的傳說中,都有一隻威猛的猴子存在。
道長與猴王前後殺敵的數目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從最少的六個,到十幾個、三十多個,甚至還有殺敵無數一說。顯然,就是在當時的民間也無法給出較為統一的數字來,因為殺敵的過程都是在隱秘的情況下進行的。
遺憾的是,這位大英雄後來卻神秘地消失了,生死成謎,由此關於他的歸宿留下了更多的謎團。有人說他被日本人秘密逮捕殺害了,也有人說他為了救鄉親們,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了,還有人說他為了躲避追捕,遁入山林之中做了隱士。但通過對各種現存資料和傳說的研究,有一點可以肯定,英雄沒有回來,結局令人唏噓。不過,我們情願相信道長最後重歸道門,歸隱山林,羽化成仙。
當我看到這些資料後,輾轉反側,無法釋懷,感覺有一種責任,有一種使命必須把它用小說化的手法演繹出來。我在想,道長和猴王在那個兵連禍結,滿目瘡痍的特殊年代,到底經曆了怎樣的愛恨情仇,千災百難?經曆了怎樣的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雖然由於年代久遠,隻能從有限的資料和傳說中窺其一斑,但仍然不失為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他的大義值得後輩銘記!
小說之所以把道長寫成郎中,主要原因是不想褻瀆宗教,審核容易通過。而且道長精通道醫,平時經常扮成郎中活動兼為老百姓看病,與郎中有相通之處。
在小說中,有些血腥場景可能會引起讀者的不適,但與日本鬼子在南京製造的慘絕人寰的浩劫比起來,隻是小兒科,隻能用來解解氣而已,日本鬼子受得起這份“待遇”。望見諒。
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把故事搬上銀幕,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逝去的往事,這樣才對得起小郎中和猴王的原型,對得起為反抗日本鬼子暴行的千千萬萬民間抗日英雄。
感謝讀者的一貫支持。以上釋文,是為跋。
鴨子下河
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