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中用保長給的盤纏在城牆下的外側找了一家廉價的出租屋,出門隻能把小蘿卜頭和猴王關在屋子裏。由於兩個小家夥都把對方看成玩伴兒,所以不用擔心會在屋子裏吵得雞飛狗跳。
猴王再也不能待在身邊了,按它那火暴脾氣,遲早會害了它的。再說,如果自己帶著它,也太顯眼了。在很多情況下,鬼子把它和自己是劃了等號的。
是時候把猴王放歸山林,尋找它的夥伴去了。
小郎中把小蘿卜頭寄在房東那裏,劃著船兒,把猴王帶回到了棲霞山。
僅僅幾個月,猴王與主人一樣上刀山下火海,經曆了數不清的生死考驗,像一個戰場上下來的戰士,渾身上下傷痕累累,殘缺不全,但它仍然是英武的猴王。
小郎中與猴王再次回到了熟悉的水簾洞,在裏邊點起篝火,猴王高興得抓耳撓腮,上躥下跳,像個小猴兒似的,不過樂完了它還是不忘主恩,記得自己的責任,到洞口守門去了。
為了幫猴王找到它的夥伴,主人與猴王重走了“猴王小道”,跑遍了周邊的險峰、山林,終於讓猴王找回了以前的猴群。雖然猴王變得其貌不揚,但它仍然威武強壯,不怒自威。猴群裏有幾隻母猴曾經是猴王在水簾洞裏的短暫“相好”,向猴王暗送秋波,願意重修舊好。
年輕氣盛的小猴王見醜陋的猴王回來要爭奪它的王位,不由分說與猴王撕咬打鬥起來。小猴王畢竟有蠻力,皮紅毛亮,體形比猴王還大,而且以逸待勞,沒把眼前這個豁牙脫尾的前輩放在眼裏。不過,小猴王畢竟剛剛出道,嫩得能掐出水來,幾個回合下來沒占到便宜,打了個平手,雙雙掛彩,隻得鳴金收場。
觀戰的母猴都是牆頭草,隨風倒。見老猴王不過爾爾,跟小猴王頭也不回地跑了。
猴王第一戰沒有拿下,這大大出乎小郎中的意料。而小猴王未能輕鬆贏了老猴王,估計也在一邊發脾氣。小郎中有點擔心,如果下一場爭霸猴王還是拿不下的話,隻能把它帶回去寄養起來,給它養老送終了。小郎中絕不會丟下自己過命的戰友,讓猴王流落在大山裏,被猴群欺負。
晚上,猴王氣哼哼的一宿沒睡,這種爭霸既分高下也決生死,是真正的生死大戰,即便是身經百戰的猴王也對白天的血戰心有餘悸,但猴王不會退縮,它從來就沒有退縮過!小郎中給猴王包紮了傷口,給它吃得飽飽的。天還蒙蒙亮,小猴王就帶著猴群在水簾洞外叫陣了,母猴們看戲的不怕事大,在一邊“吱吱”地起哄。
猴王哪受得了此等挑釁,呼啦一下躥出洞去,沒等主人這個“教練”出場,就在山坡上與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捉對廝打起來。小郎中怕猴王吃虧,也操著太極杖衝了出去。如果有必要的話,他想幫它一把,但又怕弄巧成拙,擔心猴群受了驚嚇再也不會回來。
新老猴王在山坡上扭成一團,打得難分難解。猴王畢竟久戰沙場,寶刀不老,小猴王因為昨天受了點傷,體力有所不支,猴王乘虛而入,越戰越勇。隻見新老猴王上躥下跳,左衝右突,相互蹬腿兒、撕咬、衝撞。兩邊的“看客”瞪大了眼睛,腦袋齊刷刷地隨著新老猴王的戰位而上下左右移動著。小郎中怕時間長了猴王體力支持不住,把手指放在口中使勁兒一吹,向猴王發出了一個決戰的指令。猴王頓時發力,氣吞山河大吼一聲,一口鎖住小猴王的後脖,小猴王一下弓折刀盡,隻有掙紮的份兒了。猴王看來是把對方看成鬼子了,緊咬不放。小郎中怕猴王起了殺心,衝上前去把兩個使勁兒扯開。要是猴王的犬齒健全,這一口肯定要了小猴王的命了。那些觀戰的母猴一下傻了眼兒,亂成一團,等反應過來後,這些個“沒良心的”竟落井下石,衝上來對小猴王進行了群毆,把小猴王揍得奄奄一息。
小猴王挑戰慘敗,被逐出猴群,猴王也理所應當地接管了年輕公猴的族群,所有的母猴都成了它的“臣民”。猴王還算是仁慈,沒有進一步清洗年輕公猴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