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同仇敵愾(1 / 3)

一天晚上,劉大爺去附近鎮上買了幾樣鹵菜,再要了一小壇黃酒,來湖心島與小郎中喝一碗,給小郎中解解悶。猴王當然也不能虧待了它,在它麵前的大碗裏放了不少肉和饅頭,而且管夠。這也許是猴王最開心的一天,直吃得撐腸拄肚,滿嘴是油。由於牙齒的原因,現在它吃東西沒有以前那種“猴急相”了,細嚼慢咽,看上去一副老成相。末了,也許猴王吃得實在太撐,竟趴在桌子底下睡著了。

劉大爺見小郎中臉色憔悴,消瘦了不少,唉聲歎氣地喝不下酒,心疼不已。

“兒子,我知道你心裏不痛快,哎——攤上這種事兒,換作誰都受不了。當初我老伴兒病死了我也好多天吃不下飯,至今還時常夢見她,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呐,更不要說你們年輕人了。不管怎樣,人死不能複生,這日子還得過,飯還得吃。等風頭過去了,好歹再找一個會過日子的姑娘,成個家,過上幾年安定的日子……”劉大爺邊喝酒邊勸道。

“爹,不把鬼子趕盡殺絕,咱中國的老百姓哪有安定日子可過?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這天殺的鬼子滅我華族,殺我骨肉親人,與我們不共戴天。不找到殺害小月的凶手並滅了他們,我怎麼能躲在一邊安安心心地做我的郎中,過我的小日子……”也許是酒後觸到了傷心處,小郎中一仰脖子喝完碗裏的酒,把手裏的碗扔了個粉碎,竟像小孩兒似的雙手捂臉嗚嗚地哭起來,把睡夢中的猴王嚇得一哆嗦,莫名其妙地瞪著眼睛看著主人。突然,小郎中停止哭泣,擼了一把臉上的淚水,大聲喊道:“小月慘遭毒手肯定與那個鈴木鬼子有關,我與他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絕不讓他回到東洋去——”小郎中兩眼閃著怒火,拳頭捏得咯嘣咯嘣響。

劉大爺無言以對,他知道,再勸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再說那小月還不等於是自己的幹兒媳嗎?自己也恨不能撲上去咬掉鬼子身上幾塊肉呐!

又過了幾天,劉大爺說村子裏的黑皮狗和布告撤了,他還特意去城裏跑了一圈兒,發現風聲沒以前緊了,也沒見到畫著郎中和猴王頭像的布告了。日本人為了吸引城外流散的難民回流,顯示占領下的南京城的“繁榮”,標榜他們的大東亞共榮,就連良民證也不太查了,因為早些時候出城的逃難人員一般都沒有良民證。

小郎中把他的想法對劉大爺說了,他先要去城裏看看,他要知道小月到底是怎麼死的,然後找到鈴木的老巢,再看機會下手,這回一定要讓鈴木老鬼子連本帶利付出慘重代價。

“兒子,既然咱們是一家人,你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讓我給你搭把手,就像上回在橋上搶小月回家一樣。”

“爹,這不行。我不想牽連家裏人,把你和小蘿卜頭也搭上,我與猴王夠了。再說這樣動靜也小,容易得手。”

“我擔心……”

“放心吧爹,我會注意的,你在家裏守著小蘿卜頭我才安心呐……”

為了不讓守城門的鬼子認出來,劉大爺幫小郎中精心裝扮了一番。他借來剃頭推子,把小郎中又蓄長了的頭發推掉,推成了鄉下男人的那種寸頭短發,把絡腮胡子蓄了起來。一頂黑氈帽,一身粗布衣裳,一雙草鞋,一個背簍——一副邋邋遢遢的老漁民的相貌。這裝扮,別說是鬼子漢奸,就是親娘在世也認不出來。

劉大爺還用網在湖上捉了不少魚,吊在水中的大魚簍裏,以便隨時給小郎中派上用場。

一切準備妥當,小郎中把猴王托給劉大爺。猴王一直跟到水橋邊,才被主人喝了回去,委屈得直在岸上撒潑打滾。

小郎中把船停到水西門橋那邊,背上魚簍上岸轉了轉。他發現城肚子裏先前的布告和通緝令大多被撕去,洗盡,城內比以前多了不少人,總算有了點兒煙火氣。小郎中懷疑他那張冒用的良民證不能再用了,那次騎驢出城的時候已經被識破,所以沒有主動出示。再說,現在的模樣與良民證上的照片相去甚遠。守門的偽警見一個賣魚的小老頭進城,沒查良民證就讓他進去了。如果他們執意要查,小郎中就謊稱剛從外地趕回來,沒有良民證。

小郎中直接背著沉甸甸的魚簍朝吳記飯莊走去。過了幾條馬路,遠遠就看見吳記飯莊的幌子在風中擺動著。謝天謝地,飯莊還開著,門口進進出出的人還不少,那就說明吳老板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