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莫愁湖上(1 / 3)

莫愁湖,金陵第一名勝,為六朝勝跡。日軍侵占南京後,兵荒馬亂,莫愁湖底淤塞,建築破損,樹木凋零,雜草叢生,早已不見當初樓、堂、亭、閣高低起伏,岸汀柳煙的景象,可供遊賞處僅有鬱金堂、勝棋樓一隅。由於無人打理,湖麵上的蓮子和岸邊的蘆葦、野草野蠻生長,一千多年的江南名勝一片凋零,活像陰森森的亂崗地。

看著莫愁湖上的落日餘暉,小郎中愁腸滿腹,如坐針氈,常常坐在湖邊與猴王一起發呆。隻要小月不在自己身邊,並在自己的保護之下,他就會整天為她的安全擔心。一閑下來,這種焦慮的陰影在心中不斷地擴大,直至占滿了他的全身,隻有連續的深呼吸才能使他稍稍緩解一點兒。

猴王搔頭撓耳,也是一副局促不安的樣子。這裏安靜得可怕,既沒有猴群也沒有小孩兒,既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它與主人在外麵折騰慣了,一下子閑下來使它很不習慣。不過無論怎樣,猴王還是不忘自己的本分,時不時跳到亭子頂上,不停地撓著臉兒,把手擋在額頭上朝遠處遙望著。由於它隻是一隻猴子,即使遠遠被人瞧見也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

猴王最愛聽的是劉大爺那熟悉的槳聲和低沉的咳嗽聲,因為劉大爺會給它帶好吃的過來。不管天多黑,隻要覺察到劉大爺送飯的烏篷船在靠近,它就會在亭子頂上蹦蹦跳跳,興奮地“吱吱”叫喚,提醒主人。如主人正在打瞌睡,它就會著急地跳下,把主人吵醒,拉著主人到水邊的那個簡易靠泊點兒。

每隔一天劉大爺會在天黑後進來一趟,今晚劉大爺應該是要送吃的來的,猴王餓得肚子咕咕叫,在亭子頂上跳來跳去,或眺望著湖麵兒,或側耳捕捉著劃船的水聲。一般劉大爺天黑就下船,一炷香工夫就到,可今晚到半夜還不見劉大爺的烏篷船,小郎中有點擔心起來。

劉大爺那邊會出現什麼情況呐?被壞人抓走了?還是湖上有人監視讓他一時出不來?各種不祥的念頭在小郎中腦海裏翻騰著,處於眼下的這個境地,不得不讓他多想了一層。他躺在被窩裏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所有讓他操心的事兒一遍一遍在他眼前閃過。他希望劉大爺搞錯了日子,明晚上會送吃的進來,並給自己帶來外麵的消息。如果明晚再不來,自己得帶著猴王換一個藏身點兒,或者幹脆藏到擁塞在湖麵上的那些廢棄的畫舫船中,但在船上隻能挖些蓮藕充饑,又不能生火,是熬不了幾天的……翻了個身,小郎中又想起了小月,他突然坐起身子,隻覺胸口怦怦直跳。小月在吳記飯莊裏還好吧?那次走得匆忙,沒往深裏想,實際上鬼子的探子通過茶館劉老板是很容易找到吳記飯莊那裏的……小郎中想到這兒,百爪撓心,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後背陣陣發涼,他再也躺不住了……

小郎中推開門,發現外邊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天黑得像鍋底一樣。猴王聽到了主人的哼哼聲,跳到主人的肩頭,渾身濕漉漉得像隻落水猴兒。由於淋了夜雨,猴王不住地打著噴嚏,縮成一團瑟瑟發抖,看起來挺可憐。這貨兒也是一根筋,下雨不知道躲躲。小郎中拿來一塊兒幹布要幫猴王擦一擦,猴王渾身一抖,把水星子全撒在小郎中的身上。他非但不嫌它,還心疼地擼著它的小臉兒。猴王像一個懂事的孩子,主人怎麼叫它進屋也不願意。與其說是在等吃的,不如說是在盡它的職責。小郎中突發奇想,在水邊折了一葉大大的枯黃的荷葉倒扣在猴王的小腦袋上,以免遭雨淋。猴王以為是給它玩的,還挺樂意,戴上荷葉帽又爬到了亭子的瓦楞上。

快到淩晨的時候,小郎中被猴王的“吱吱”聲吵醒。是劉大爺來了!

猴王圍著劉大爺的提籃高興地跳來跳去,不住地打著噴嚏。小郎中幫劉大爺脫掉身上的蓑衣,摘下鬥笠。

“哦,著涼了吧……餓壞了吧?”劉大爺一邊從杭州藍拿出吃食兒,一邊說:“吃吧,還暖和著哩……”

沒等劉大爺說完,猴王早就一手搶了一塊麵餅,一手抓起一個煮熟的山芋狼吞虎咽起來。

“大爺,到底出了什麼事兒,把我擔心得一宿沒睡好。”小郎中焦急地問。

蠟燭點亮了,亭子間裏頓時亮堂了起來。

“哎,村裏來了幾個黑皮狗,咋咋呼呼的,還貼了不少布告……”劉大爺說著從衣兜裏掏出一張折疊起來的布告,“我不認字,白天人多,等到半夜才偷偷出去撕了一張,所以來晚了,我知道讓你著急了。小郎中你看看,上頭都寫了點啥……聽說附近的村裏也貼了不少……”

小郎中把餅叼在嘴裏,騰出手來把布告攤在地上,還沒看完,嘴裏叼著的餅“啪”地一下掉落到布告上。

“小郎中,上頭到底說些啥?”劉大爺看小郎中的臉上的表情不對,急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