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國內的情況如何複雜,這個時候的康寧,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顧及了。自從來到清萊的第一天起,康寧的每一天都在繁重的工作中度過。好在勢力擴張方麵,有陳樸這樣穩健果斷的老大親自坐鎮指揮,康寧身上的壓力也減輕了很多,得以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來與徐子良一起研討清萊經濟實體的建立與發展計劃。
一九九七年六月至一九九八年七月的亞洲金融風暴,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時間。這個從泰國開始最後發展到幾乎席卷整個亞洲的金融災難,使得泰國經濟損失異常慘重,政治上急劇動蕩,至今仍在緩慢的恢複之中。
目前的整個泰國,經濟尚未完全恢複穩定,人們談虎色變,惶惶不安,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呆賬壞賬叢生,銀行機構資產負債狀況的大幅度惡化,導致了損失慘重、負債累累的銀行限製貸款,緊縮銀根,許多銀行進而無力兌現儲蓄,也無力償付債務,隨時都處於倒閉的邊緣。人們資產大為縮水,政權局勢不再穩定,人們對政府信任度,更是逐年下降。
在這樣糟糕的大環境下,泰國最北端的邊境省府清萊府也未能幸免。
雖然這個人口不到五萬人的邊陲省府,因其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等等客觀因素的製約,受到的打擊相對較小,但卻也無法獨善其身、重整旗鼓,就連支柱產業旅遊業的發展,也因經濟的整體崩潰而停滯不前,甚至出現了急速倒退的情況。
在這異常窘迫的經濟局勢下,徐家偉攜帶五千萬美金的巨額投資計劃適時而來,怎麼不讓一籌莫展的清萊政府欣喜若狂?
在清萊政府和人民最為困難的兩年時間裏,在世界各大財團紛紛撤離投資、撇清產權關係之後,慷慨大度的徐家父子不但與清萊政府合資修建了泰國北部省府最好的醫院,還成立了仁德遠播的基金會,一次又一次將數以百萬計的堅挺美元投入到清萊的慈善事業當中,大大地緩解了政府的壓力,激發了人民戰勝困難的信心,徐家父子也為此深受泰國皇室和各級政府以及人民的感激。
因此,心懷感激的清萊政府府尹(相當於泰國的地方市長)沃拉吉·頌索恩、商會理事長博他那等眾多政府官員和商界名流,連續三日親自陪同徐子良一行,對整個清萊地區進行了全方位的投資考察,並親自為徐子良的地產公司在風景秀麗的湄考河畔選址圈地,以最優惠的價格出讓了二百一十畝建設土地。
作為對這一友善行為的回報,徐子良當即向官員們鄭重承諾:在成立“清萊地產公司”的基礎上,一年內將原有的清萊製藥廠規模再次擴大一倍,升級為“清萊製藥公司”,旗下的泰國(亞洲)兄弟基金會,將一次性向清萊皇家大學捐獻二十萬美元,以幫助那些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感激不已的清萊政府和商會領袖在短暫的商議之後,一致同意聘請徐子良擔任清萊商會理事,並對徐子良聯合華人同鄉會組建的“華商會”,以及創辦泰語和華語的雙語學校的計劃,也予以了大力支持。
至此,康寧集團終於牢牢地抓住這個難得的發展機會,迅速擴充了實力,從此在清萊站穩了腳跟,為未來的全方位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入夜,泰國(亞洲)兄弟基金會的辦公室裏,康寧和陳樸靜靜地坐在圓桌旁,仔細傾聽徐子良和他的六個智囊與助手展開激烈的討論。此次與會的還有兩位來自香港著名投資谘詢事務所的中年評估專家。
康寧看到徐子良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十分讚賞,在連續數晚的事關集團在清萊地區發展命運的決策會議中,徐子良的優秀才華和商業眼光都得到完美的體現,表現出了遠遠超越他實際年齡的那份沉著與敏銳,直到這個時候,康寧才終於完全放下心來,相信徐子良足可以獨自擔當一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