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從結論說起。
波糖——應該是「穀物」。
這是我的推測。我也無從查證。
總之,我這麼假設之後,終於找出烹調它的方法,也成功了。
提示就是「營養價值」。
這件事並不難理解。小學生應該就聽得懂了。
奇霸獸的肉代表蛋白質和脂肪。
亞力果是黃綠色蔬菜,它代表維生素和食物纖維。
那麼,要如何攝取碳水化合物呢?這個疑問就像最初的天啟一般使我醒悟。
我不清楚這個世界的居民的身體構造。不過,既然他們的外表與我們如此相似,多少可以用我的常識來思考這個問題吧。
愛·法是一位相當健康的女孩。
她的肌膚美麗又有光澤,身材仿佛經過雕塑一樣,她的臂力可能比我還大。
必須要有均衡的飲食生活,才能構築出像愛·法這樣的身體。
然後,愛·法有吃肉。她也有吃蔬菜。這麼一來,如果她沒有吃碳水化合物,未免太不自然了。
碳水化合物本來就是能量的來源。
愛·法的能量不輸野生動物,她總是充滿力量,我認為她一定有攝取碳水化合物。
「波糖既是穀物,也是碳水化合物。」
我會做出這個結論的另一個關鍵,在於波糖的「口感」。
我第一次吃它的時候,曾經認為它「簡直就像麵粉水」。
麵粉,也就是磨碎小麥而成的穀物。是一種穀粉。
我不需要煎它、炒它或生吃它。一開始答案就亮在我的眼前了。
我應該更重視森邊的飲食文化的。因為「燉煮」就是唯一的解答。
使用高熱燉煮,能去除波糖的澀味,並使它溶於水中。
於是,波糖才能讓人可以下咽。
不過,這樣也隻是會讓它變成無味的泥巴水。就算說好聽一點,也隻是麵粉水。
既然它是麵粉水,我隻要設法把它變成麵粉就可以了。
百般思量後,我開始動手攻略波糖。
我用少量的水來燉煮它,把它煮成黏稠的波糖汁。接著,我盡量加熱它,加熱到快要燒焦的時候,波糖果實已經成為史萊姆似的半液體質地。
然後,我將它曝曬在太陽下約一個小時,它終於凝固成堅硬的固體。
我敲碎它,試著吃了一口——他成為了沒有味道的粉狀物。
嚐起來果然與「麵粉」極為相似。
既然如此,我就把它當作麵粉來使用。
我的預感成真了。
我將碎成粉狀的波糖果實溶於水中,用火加熱之後,它不會像生的波糖果實一樣沸騰,而是開始冒泡成型,簡直就像沒有加料的大阪燒。
我的手邊還有少許樣本,我試著燒烤沒有曝曬過的半液狀波糖,不過,這些卻無法成型。水分完全揮發,剩下燒焦的粉末。
關鍵在於要將它完全幹燥。
我當然不知道波糖中的分子排列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不過,我也不想要知道。
總之,我已經找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
然後——當我終於攻下波糖,整個人沉浸在勝利感之中的同時,也感到相當欣喜與激動。因為麵粉具有「塑型」的效果,我本來想要過一陣子再製作的「漢堡排」,現在立刻就可以挑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