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相見
次日一早,天色卻已早早放了晴。春景明媚,白鷺翻飛,細萍搖影,楊柳如煙,一路觀之不足。
謝家總共三條大船,直行至午後,方才靠岸。早有王府的仆從接著,換乘了馬車,迤邐向小長幹的臨江王府行去。
那小長幹在前朝已被選為避暑勝地,自然風景姝麗。極目望去,水色天光一漫無涯。南北眺望,隻覺萬木蔥蘢,如一頂滿滿鋪開的綠紗帳,竹樹花木,掩映其間,疊翠蒼碧,又如靄靄紫霧,在煙色水光之中若隱若現。想來瑤池仙境,也不過如此罷了。
兩個王府女官,年紀總有近三十歲了,笑意盈盈,站立在側門裏迎接。見王氏領著幾位太太姑娘們下了車,忙迎上去請了安,笑說:“老太太安好?”
王氏雖在謝氏宗族內地位尊崇,如今到了鳳池,卻是絲毫不敢拿大,況且看那兩個女官,估摸在宋氏跟前,也是頗有體麵,就忙笑容滿麵,虛扶了一把,說:“請起。”一旁止有孫氏年輕,又不曾有封誥在身,就親自過去扶了兩人起來,笑道:“兩位姑姑快請起身,仔細地上涼。”
一個穿寶藍衫子的女官就勢起身,笑著說:“怨不得昨兒燈花爆了又爆,今兒早喜鵲兒又連聲叫喚。昨兒晚上我還對娘娘說呢,不是今兒,就是明兒,老太太跟姑娘們是必要到的了。可可兒的這會子就來了。娘娘方才聽人稟上來,滿心的歡喜,可是直從臉上透出來呢。連府裏的兩位夫人,並各院裏的諸位主子們,聽說老太太、太太姑娘們來了,也都高興的了不得,都齊齊兒的在花廳候著呢。”
那女官一麵說,一麵引著王氏等人,順著石子甬路往裏走。蟬奴因著自己到底是外人,雖然王氏招手喚她,也還是落後了幾步,特意走在後頭。隻見甬路兩旁花籬斑駁,石上苔蘚茵綠如織。一路行來,樹影搖曳,花影萋萋,隱約有無數亭榭台閣,俱都掩映在煙柳婆娑之中。
又行了約一進院子,才是王妃宋氏的正院大殿。正殿殿名為謹身殿,宋氏因素來怕冷,隻在偏殿向陽的存心堂居住。這時因王氏等前來做客,闔府都傳遍了消息,故此李照身邊的諸夫人妃妾,皆到了宋氏房中說笑湊趣。院中便花團錦簇,站了一地的丫頭婆子。隻是都是規規矩矩的垂手立著,半聲不聞談笑之聲。
廊下侍立的丫頭看見兩位姑姑領著一行人過來,便屈膝一福,高高挑起簾子來。蟬奴扶著綠綺的手,隨著眾人才跨過門檻兒,就覺一股暖融融的幽香又細又濃,往自己臉上隻一撲,便覺頰上已微微發起燙來了。往屋裏一站,果然房中還燒著火龍,她因昨日下雨,天氣轉涼,便特意換了一件夾衣上身,外頭又罩了比甲。隻是想不到,這位王妃怕冷,竟還比旁人更出奇了幾分,她不過才站了片刻,鬢角處已經虛虛的冒出了一層汗出來。
蟬奴隻覺得熱得耐不住,又去看王氏。那王氏年老體衰,倒還不覺什麼,可就苦了金氏、孫氏等人,因要顧著儀態,隻拿著帕子不住的拭汗。宋修媛與她們見了禮,請王氏等坐了,就歎了一聲,說:“我這個身子,自打養下我們二姑娘,就落了個虛寒的底子,一直調理不好。眼看著外頭是陽春天氣,我屋裏倒還籠著火盆,這樣顛倒四季,可讓老太太見笑了。”
王氏道:“娘娘如今還年輕,正是生養的年紀,落下這個病症兒,可不能小瞧了。咱們乾陽是小地方,不敢跟上京比,娘娘是打小兒在上京生長,驟然來了這裏,伏不住咱們乾陽的水土,難免病就有了反複。娘娘金尊玉貴,就是小病痛兒,也不敢輕忽了,何況還是這個?倒該好好兒請個太醫瞧瞧才是呢。我就知道一個叫孫士常的,一手好脈息,娘娘何不請他來瞧瞧?保不齊這病醫對了人,竟此好了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