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上)(3 / 3)

但這一切努力下來,華軍依然還是有著自己的攻擊極限。

鄭宇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他也知道西方列強始終在尋找一個能夠說服國內民眾,並團結其他各國一起扼殺中國發展的機會。

可他依然不甘心。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他相信這個國家在如此之多的有利條件之下,可以做到原本被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相信這不僅僅是個奇跡,而是客觀的可能!

“請務必再堅持一個月!”鄭宇盯著張普順,“後勤上頭,我來想辦法!中亞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已經在抓緊搶修,現在春暖花開,我已經在組織國內全力以赴地運輸物資!額爾齊斯河的水運可以一直到鄂木斯克,我們的物資可以通過葉尼塞河和鄂畢河的幹流支流從鄂木斯克一路運輸到新西伯利亞!請再堅持一下!為了帝國,為了國民,請務必再堅持一下!”

說完,他起身深深一鞠躬,語氣堅決:“朕以帝國皇帝的名義發誓,軍人們的犧牲必定會獲得最為豐厚的回報!請轉告朕的禁衛軍,以及所有在前方堅持戰鬥的軍人們,祖國就在他們背後!全體國民感謝他們!”

張普順看著這位皇帝的表現,咬了咬牙,終究隻有眼圈紅紅地一躬到底:“陛下,禁衛軍將無愧所托!”

在鄭宇的一力堅持之下,大本營最終還是決定“堅持修改後的和談建議”,但也同時提出了一係列對歐美財團比較有利的附加條件,化解歐美列強的敵意,並促使其工商界率先倒戈。

另一方麵,鄭宇加強了對蘇維埃方麵的交易力度,以加強其對南方沙皇政權的壓力。燕麥,玉米,麵粉,大炮,炮彈,子彈,槍械,炸藥,源源不斷地從赫爾辛基通過鐵路運往聖彼得堡,又換回了一箱箱的金磚和金幣。

根據中方的要求,保存在聖彼得堡圖書館的西伯利亞-遠東和中亞全套勘察資料,包括水文,地理,地質,文化,動植物等等,甚至還包括了標本,作價一千萬盧布,統統被打包裝車送到赫爾辛基裝船運往中國。為了防止作弊,中方全部要了原本,但俄方可以留下抄本和副本。

還有俄國皇室和貴族珍藏多年的圖書,字畫,古玩等等,這些被俄國無產階級認為屬於“資產階級尾巴”,“腐蝕無產階級鬥誌”,“宣傳封建mi信思想”的“垃圾”,統統被中國商人以si人名義低價購入。

為了籌集黃金,眾多的留裏克時代流傳下來的金冠,金銀器皿,乃至教堂的金箔和聖器都被拆解,寶石和鑽石被取下,金銀貴金屬被熔鑄成磚塊。聖彼得堡蘇維埃委員們大部分來自工人和士兵,他們興高采烈地稱呼聖彼得堡的眾多圖書館,貴族宅邸地下室和博物館“是個大寶藏”,“充滿了不能吃不能喝卻可以為蘇維埃帶來勝利的好東西”。

源源不斷的糧食供應緩解了蘇維埃政權統治區人口眾多,糧食匱乏的窘境,讓這個政權在殘酷的鬥爭中堅持熬過了最危險的前三個月,從最初的混亂與無序逐步過渡到了相對穩定的秩序,初步樹立起了權威。

在春耕完成之後,蘇維埃政權從農村征調了大批農民,一口氣組建了多達七十個步兵師,十個騎兵師的強大兵力。雖說部隊基本沒什麼軍餉,步兵經常是兩個人共用一支步槍,大炮和機槍也嚴重不足,但這個龐大的數字卻足以讓任何一支敵對力量為之窒息號稱“百萬紅sè大軍”,實際上也有***十萬兵員的蘇維埃軍隊隨即恢複了攻勢。

他們首先集中了一部分後援兵力,向逼近下諾夫哥羅德的沙皇政府吉林斯基部隊發動攻擊,迫使這個能幹的將軍後撤回喀山,並緊急征調葉卡捷琳堡,車裏雅賓斯克乃至鄂木斯克等地用於防備華軍進攻的部隊。用吉林斯基發給沙皇的電報中的話說,“蘇維埃軍隊顯然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組織,更可怕的是,這些獲得了土地的灰製服牲口似乎堅信我們一旦取勝就會絞死他們,並且沒收他們的土地,一種可怕的絕望驅使著他們,使他們變成了徹底的野獸”。

紅衛軍穩定了東線占據之後,一邊以部分兵力持續向東施加壓力,主力部隊立刻大舉南下增援與沙皇軍隊對峙的南方部隊。在托洛茨基的指揮下,紅衛軍開始調整部署調集軍需,眼看就要向南發動強大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