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1 / 2)

回到餘城後,秦孝去了普渡寺,在曲徑通幽的普渡寺,秦孝靜靜盤坐在大殿的角落,聽著誦經陣陣,木魚聲聲,聞著焚香嫋嫋,秦孝心裏慢慢的平靜下來,他把自己放空,就那麼靜靜的坐著。

這一年多來,秦孝經曆了驚心動魄,體驗了肝腸寸斷,有得有失,現在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秦孝的生活慢慢的歸於平靜,但是秦孝仿佛找不到了方向,沒有了目標和動力,環顧四周,秦孝發現,他已是孑然一人,身邊的親人都離自己而去,身邊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發生了改變,早就不是自己記憶中的那些人,秦孝突然感到了孤獨,舉目四望,茫然一片。

普渡寺成為了秦孝最後的精神慰籍之地,秦孝覺得不管外麵世事如何變遷,人事如何更迭,普渡寺依然毫無變化的矗立在這兒,不破不舊,不悲不喜。哪怕外麵風雲突變,物是人非,隻要來到普渡寺,秦孝瞬間就會感到一片寧靜,所有的一切都會覺得心安理得,心安即是歸處,秦孝每次來普渡寺就覺得好像回家一樣,靈魂找到了歸宿,掙紮扭曲的心找到了淨化之所。

秦孝在大殿坐了整整一天,下午,當夕陽的光芒照射到大殿的蒲團上的時候,了然大師來到秦孝身邊,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秦孝立馬起身回禮,雙手合十。

了然大師沒有言語,隻是看著秦孝眉目含笑,仿佛已洞悉一切。

秦孝恭恭敬敬地對了然大師說:“師父,為何我的心不安,但回到寺中心就會安靜下來?”

了然大師邊往前走邊說:“什麼是心安?你怎麼知道你在外麵心會感到不安?你又怎麼知道你在寺中就會心安呢?”

秦孝也隨著了然大師往前走著,聽到了然大師這麼一問,一時語塞,思考片刻後說:“我在外麵會覺得很難受,看到身邊的人和事都在改變,這些都是我不想不願看到的,每每看到想到這些改變,我都會感到痛苦。”

了然大師說:“變是永恒的,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和事,你感到不安,何嚐不是一種變呢,為什麼還要不安呢?難道你還想找到不變的人和事嗎?”

秦孝說:“為什麼我回到寺中會覺得心安呢,在我心裏覺得普渡寺就是永恒不變的。”

了然大師已收起了一貫的微笑,滿目悲愴,落寞的說:“你怎麼知道普渡寺會永恒不變呢?如果有一天普渡寺變了,不見了,你又該如何?”

秦孝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一下子呆在原地,腦子裏不停想:普渡寺會改變嗎?普渡寺不見了我又該何去何從?

了然大師指著牆問秦孝:“之前你看過這幅宇宙大觀,今天再看看有何不同?”

秦孝收起思緒,看到牆上畫的正是自己一年前看到了那幅畫,但似乎又有所不同,秦孝很快發現,這幅畫每看一眼都會不同,一年前自己沒仔細看,隻看到了一團混沌,現在仔細觀察發現這幅畫用了複雜的線條和光影,運用了大量的陰陽水墨,初看確實混沌一片,細看就會發現內容真是十分複雜,每看一眼都會生出不同變化。

秦孝驚訝地看著了然大師,說:“師父,這畫......”

了然大師:“阿彌陀佛,你終於發現了這畫的奧妙,還記得貧僧的話嗎?”

秦孝說:“師父說宇宙大觀就是世界,是人生,是生活。”

了然大師說:“可不是嗎?”了然大師說完盯著秦孝的眼睛,微笑著。

秦孝看著畫,想了想,說:“師父的意思是說宇宙中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不斷變化的,任何時候都會不一樣,我們的生活,我們身邊的一切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了然大師說:“更重要的是你是以什麼樣的心去觀察,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內容,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如果你有大智慧,有大修行,看到這些變化就會領悟宇宙的奧妙,相反,你就會墜入無間地獄,不可超生,宇宙大觀,其實是有大修行和大胸懷才能達到大觀!”

秦孝聽完了然大師的話,仿佛黑夜之中有那麼一絲光亮閃現,但若隱若現,自己試圖去探明這點亮光的所在,但亮光消失不見,又重回黑暗。

了然大師看著秦孝,笑了笑,說:“大智慧和大修行都必須得悟,悟就是審視我心,修行不在一朝一夕,不可著急,一蹴而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秦孝聽完了然大師的話,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到宇宙大觀上,越看越覺得深不可測,越看越覺得有些隱約不可見的東西。

不知不覺,天已經黑了,秦孝看到大殿上燃起了佛燈,了然大師不知何時已經離去,秦孝又看了看這幅宇宙大觀,光線太暗,已經看不清,也實在看不出什麼東西來了,秦孝想起了然大師的話,知道不可心急,強求而為,就戀戀不舍的走出大殿,走出寺門,走下山。下山的路上,秦孝依然在思索著了然大師的話,突然一股清風迎麵拂過,秦孝頓感神清氣爽,猛的明白,了然大師說了,悟就是要修行,在修行中所悟所得。秦孝笑了笑,心情立刻好了很多,整個人也輕鬆了許多。秦孝告訴自己:接下來得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公司。